旧时光里的真文艺----浅析《钢的琴》

作者: 安小魚儿 | 来源:发表于2015-11-23 14:02 被阅读105次

   

                                                                               文/浮世安扰

比起《耳朵大有福》张猛的第二部作品《钢的琴》显得更加勤勤恳恳,细致入微,这是一部故事性与现实性的理想融合的片子,也是一部很幽默的电影,它在毫不矫揉造作的质朴中向我们传达了小人物积极向上的小理想比空洞的人物形象更加迷人,这样一种精神,让我们会不自觉的陷入其瞬间奔涌的情感漩涡。

      首先,电影以东北父亲离婚后为挽救女儿。不论借钱去买,偷还是动用一切人脉资源做一架钢琴为线索,展开了剧情,电影对人物的把握,通过场景的还原和表演的细腻,以及怀旧音乐烘托的氛围,达成了同类电影罕有的突破。昔日的工友因为一个人对女儿的爱,或许也为了对倒闭工厂,曾经属于自己充实生活的怀念而齐聚,大家在改革大潮中分化成三教九流,画地区的包工头,下岗后不愿就业以致待业的木头,有盗窃前科的锁匠,小作坊的屠宰师傅,还有打麻将都要偷牌的小混混,虽然个个都身怀绝技,但挣扎在现实里,是一样的奔波于生计,最后他们历尽艰难做成的钢琴,也并没有改变女儿要随母亲与做假药者离开的结局。

其次,它最鲜明的特点便是行云流水的幽默,它幽默的高明并且大多素都体现在对白上,导演张猛会让你会心的笑,他的笑和情节连贯,毫不炫耀,不易识别,而且本片的幽默也并不是调剂品,更像是角色的生存状态。比如”这烟筒比我岁数大着呢“”可不,比我爸还大两岁呢,“最哭笑不得的是在父母争夺抚养权的时候,陈桂林女儿的态度,她和陈桂林说,“妈妈又给我买了很多东西。”陈桂林应了一声,女儿又小大人的问了句,“你怎么看?”于是,接下来父亲的反映就让人又笑又哀了。

    此外,本片中鲜明的人物性格也非常吸引人,如陈桂林,长的特别有喜感,还喜欢骑个小破摩托车四处颠簸,胖头,大一毛钱麻将都被娘们追在树上赖皮,还有仗义的黑老大季哥,敢爱敢恨的淑娴,以及怕老婆的屠夫刘,冷漠的锁匠等。这些大老爷们聚在一起,他们帮助桂林的过程不只是哥们的仗义,更是对自己被残忍抛弃的价值观的重拾,在生活上一塌糊涂的工人,在惨败的工厂用废铜烂铁所铸成的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时,一个时代的鲜活记忆和尊严都被唤醒了起来。

     如果说,《钢的琴》是《耳朵大有福》的某种延续,那么《钢的琴》则比《耳朵大有福》更给禁闭的绝望开了扇天窗,它用最诚恳的态度来讲述生活,用行动来说话,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也要生活。





微信公众平台:流年光影摘抄本

微信号:WYzhaichaoben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互粉,欢迎关注新浪微博@Hi-漫天都是小云云-约稿请私信。

个人简介:做个会讲故事的女同学。

相关文章

  • 旧时光里的真文艺----浅析《钢的琴》

    文/浮世安扰 比起《耳朵大有福》...

  • 浅析电影《钢的琴》

    《钢的琴》事实上是一部以90年代工业革命中下岗工人的故事为背景的小众影片,其取材独特,所讲述的故事也与其他影片不同...

  • 《钢的琴》,是真的钢的琴

    昨天看了这部电影,《钢的琴》。以下剧情简介摘抄自百度百科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

  • 钢的琴

    之前听老梁多次提到这部电影,在旅游的途中看了留下一篇影评。 这部片子讲的是国企改革,主角陈桂林下岗,老婆小菊和他离...

  • 钢的琴

    国内优秀的文艺片

  • 钢的琴

    追不上时代,也要热情地继续!

  • 钢的琴

    这部片子讲的是国企改革,主角陈桂林下岗,老婆小菊和他离婚和一个卖假药的跑了,二人争夺孩子元元的抚养权,元元说谁能给...

  • 钢的琴

    刚结婚时我有一个愿景:穿着拖地洁白礼裙坐在阳光满屋的客厅优雅地弹琴,伴随着橘色丝柔的阳光,让心灵在黑白琴键...

  • 钢的琴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我的声音是那么轻快,那么温碗,那么清朗,那么悠扬。 世人皆称我高雅,他们爱的是在维也纳宫殿里我...

  • 钢的琴

    前几天,重温了一遍钢的琴,很多年前看过一次,这次又再摩挲了一遍,印象非常深刻。 说到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起东北,9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时光里的真文艺----浅析《钢的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jr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