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医学通识讲座里有句话说的好“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可能就决定了你何时去医院。只要干预这些细节,那就一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这就好比是,尽管很多病确切的因果关系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只要打断疾病因果关系链条中的某个环节,那么同样可以预防疾病。
多数慢性病出现症状前的因果关系链条概括为:高危因素—修复、代偿能力下降—疾病隐性期。
那有哪些高危因素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呢?
1. 基因。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携带一种叫做BRCA1的基因,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基因就是高危因素。
2. 慢性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炎,之后引起肝硬化、肝癌。
3. 一级致癌物。
比如,雾霾、亚硝酸盐、槟榔、黄曲霉素等。
4. 饮食过烫。
喝热茶当水温过高,超过65度的时候,食管上皮受损,上皮细胞加速分裂,这样食管癌发病风险大大增加。饮食过烫,这也是高危因素。
5.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包括:钙、膳食纤维、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摄入过多,高钠饮食、含糖饮料等等。
6. 肥胖
肥胖会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发病率增高,肥胖还可能与大脑萎缩有关。
这些高危因素中,除了基因没有好办法改变,安吉丽娜·朱莉采取的用手术切除靶器官的做法,目前还有争议。但要尽量避免其他的高危因素,也就减少了日积月累对器官和细胞的损伤,减少了修复和代偿的压力。也就是从源头上,降低了疾病发生的概率。
所以,针对疾病因果关系链的第一个环节高危因素给出的建议是:
1. 预防或者治疗慢性感染。
比如,通过注射乙肝疫苗,通过阻断传染途径,应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肝癌的发生。再比如,注射HPV疫苗预防HPV感染,如果已经有感染,积极治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2. 避免高危行为。
高危行为包括抽烟、过度饮酒、熬夜、过烫饮食、雾霾天不戴口罩、食用可能含有亚硝酸盐或者黄曲霉素的食物等等。
3. 健康饮食。
少吃糖,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少吃盐。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全谷物、杂粮,多吃水果蔬菜,多摄入高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某些海产品。
以上都是针对第一个环节高危因素,我们可以做的。
接下来第二个环节就是:修复和代偿能力下降。
多细胞生物赖以生存的一个关键机制,就是修复和代偿。细胞靠加速分裂,补充受损或者死亡的细胞,这是修复。免疫细胞清除“异己”,这也是修复。细胞和器官靠加快工作,替代受损的细胞或者器官执行功能,这是代偿。修复和代偿是人体针对损伤的一种智慧,这是天然形成的。但是,咱们的很多行为会影响到机体的修复和代偿能力。
比如热量摄入过多、肥胖、熬夜等。
所以,针对这个环节,给出的第一个建议:适度节食。
适度节食可以清除衰老细胞、衰老物质,有助于延缓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保持皮肤弹性,适度节食还可以延缓心血管老化。这些都是通过增加了修复和代偿的能力实现的。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人,通过适度节食和运动减肥,降低体重,在早期甚至可以达到近乎“治愈”的效果。有研究指出,通过饮食管理一年减掉30斤,86%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甚至可以达到停药效果。
第二个建议:尽量保证每天的睡眠在7-8小时。睡眠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健康。德国图宾根大学有一项研究指出,熬夜会破坏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的昼夜节律,从而抑制T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因此,T细胞杀伤“敌人”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第三个建议:运动。
运动首先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轻慢性炎症反应;其次还有利于衰老物质清除,预防多种癌症和体重增加;最后还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卒中、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抑郁症的风险。
有研究指出,与不运动和肥胖群体相比,持续锻炼(相当于每周> 150分钟快走)和正常体重的人群,与平均寿命增加7.2年相关。
这就是针对发病因果关系链条的第二个环节的建议:改善人体的修复和代偿能力。
真正有效的养生项目,都是把健康饮食、节食、运动和社交封装在了文化和哲学包装下,让参与者更有价值感和意义感,但是本质上都是提高人体修复和代偿能力。
最后是进行疾病早期筛查
通过上面这些经过科学研究论证过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疾病风险。有学者指出,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但是,即便是避免了高危因素,增加了修复和代偿能力,细胞依然还在分裂,分裂就会带来基因损伤,基因损伤就会带来衰老和疾病,甚至癌症。
很多病,我们难以完全预防。而且多数慢性病尤其是癌症,早期没有症状。
那么,针对疾病因果关系链条的第三个环节疾病隐性期,应该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尤其是癌症筛查。科学筛查的意义,毋庸置疑。
比如肺癌。
在以前,没有肺癌筛查之前,我国肺癌确诊时有将近80.0% 的患者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很低,大约在16.1%。
但是如果早期发现,这个数字就可以提高到至少70%以上。
怎么筛查呢?
这里有4种癌症建议优先筛查。
1、早期肺癌——用低剂量肺部CT筛查;
2、早期乳腺癌——用乳腺钼靶检查,或者加上超声、核磁共振筛查;
3、早期宫颈癌——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或者加上HPV检测筛查;
4、结肠癌和直肠癌——用结肠镜筛查。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都做到了,就会尽可能的把自己当在去医院的路上(或减少或延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