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愚智,一念一行之间

愚智,一念一行之间

作者: cactus仙人掌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19:07 被阅读430次
愚智,一念一行之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在自家壁炉上刻着这么几个字:

“they have said,

what said they?

let them say.”

解释为:“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骂去。”

细想,萧伯纳那也是大家,但也终究逃不了了他人的非议,估计也是气的不得了,把这些话刻在壁炉上提醒自己。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家萧老师内心强大,自信满满才这么做。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晚年也是遭遇此境苦恼不堪。

我们中国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文人相轻”(意思是文人之间相互看不上)。

“文人相轻”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看来这种现象,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都比较普及,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所致。

余秋雨前些年比较受争议,余秋雨虽然嘴上说不在乎,心里还是颇受干扰。在他的系列文章里,字里字外都有“怨”啊!想想人家不过就是一文人,学问做得好,文章也不错。在位时有些权利,不在位时作品又畅销,招谁惹谁了?不过这种“相轻”真是会害死人,如果当事人不够豁达。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在1935年4月到9月半年时间,就“文人相轻”写了7篇文章。在鲁迅眼中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既能保持思想的独立和人格的尊严对于社会问题敢于论争和争辩同时,又能尊重其他知识者的人格和个性。换言之也就是要求知识分子既要对问题敢于相争勇于相争而又能保持知识者之间的相亲、相重而不相轻。其实鲁迅也是“文人相轻”的受害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到上海之后一些御用文人及某些所谓的第三种人极端诋毁、排斥、谩骂鲁迅有关鲁迅的谣言接连不断。

林语堂在《做文与做人》一文中就把当时文坛上的争议与冲突说成是文人相轻:“文人好相轻,与女子互相评头品足相同……”林语堂这么一形容,似乎是这么个道理。知识,学问与做人有时候并非成正比。面上大家都在讨论学问的事,背地里却如市井女子一般小肚鸡肠。

我又想起文化学者于丹。前几年因解读《论语》《庄子》心得,红得不得了,近两年又被文人们吐沫星子淹没了,具体内容我就不过多赘述,微博里讽刺挖苦的言语多了去了。说真的我没怎么看过于丹的《百家讲坛》。有次是从西北偏远地区的小警察那里得知于丹的影响力。这是个基层派出所的干警,书读的不多,大概是那种高中毕业直接当兵后来通过关系分配之后的人物。但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于丹的书,他说他很崇拜于丹,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从于丹的解读中得以提升。

《论语》《庄子》这类国学名著,一般人看不懂。有了《百家讲坛》的中于丹的解读,让国学走进老百姓之中,学问的最高境界不是摆在架子上,而是普及于民间,源于社会,回归于社会。人们从于丹的解读中再次领略国学之精髓,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至于人们攻击的其他方面,我认为首先于丹是人不是神,并非十全十美,但她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

列举了中外关于“文人相轻”一大堆例子,此时看着的俗人乐了,心里暗想,别看你们这些文人,还不是窝里斗?各个出来就会给别人摆大道理,讲故事,其实自己心里阴暗得很。

其实我是说文人,可我们俗人之间也不是这样吗?只不过文人在人家的阳春白雪中明争暗斗,俗人在自己的下里巴人境地里争个你死我活。

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甚至亲属之间。亲属之间的这种明争暗斗是最让人鄙视的,但也是真实存在的。我认识的一个长者,认为自己在兄弟姐妹里过的是最惬意。总是摆出一副智者的样子,给这个讲道理,给那个讲人生。其实自己的见识也没有几个,讲出的道理会让人笑掉大牙,但他总是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有时候兄弟姊妹的子女比他家孩子有出息,他也会心存妒忌,赤裸裸的表达在言语之间。亲情之间尚且如此,更别说其它关系了。

究其因,这就是人性丑恶的一面。

中国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从出生是善良无暇的。

西方宗教中又讲“原罪论”,意思是人生下来就有罪,要经常赎罪。不知这种嚼舌根,诽谤他人的人会不会经常去忏悔?

我是比较相信“原罪论”,毕竟这种丑恶随处可见。每个人心生邪念的时候还是多赎罪吧。就算你不相信安拉,那还有上帝;就算你不相信上帝,那还有佛祖;就算你不相信佛祖,那还有民间信仰;就算你全不相信,你还有个老祖宗。得信一样,否则你活的太有点有恃无恐了,那得多可怕。

我好像有点跑题?我的意思是说,当别人比你优秀时,多想想自己为啥技不如人?从自身找问题,这样你会提升,会进步,会豁达。智者,总是谦虚谨慎,处处学习;愚者,总是虚张声势,处处炫耀。文人如此,俗人亦如此。

智愚,一念一行之间!

相关文章

  • 愚智,一念一行之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在自家壁炉上刻着这么几个字: “they have ...

  •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愚,起床满心酸楚; 一念智,起床满心欢喜。 一念愚,愁容满面出门; 一...

  • 2018-10-27

    一念愚即可绝,一念智即可生。

  • 佛曰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 第十九天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 舍利

    呜哉!一念愚则般若绝,一念智则般若生。 ...

  • 智者互助 愚者互撕 智愚共事 智助愚 愚撕智 智长智 愚失势 智更智 愚更愚

  • 颜彩佛手系列

    一年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懒得写教程系列之一。

  • 笑颜如花泪千行

    —————谨以此文悼念英年早逝的他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在你离开的时候,你的一念又是什么?是...

  • 沐 阐

    一念愚则般若绝 一念智则般若生 在纷杂尘嚣中觅一处清境 听风语 听心语 听禅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愚智,一念一行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m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