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雷军有句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个人觉得刘邦运道是真好,就和小说中的猪脚一样,具有逆天的气运,随便都可以得到别人的赏识,虎躯一震就有无数人才来投。如果不是这是这样,他刘邦何德何能可以成功。韩信、萧何、张良、陈平。这些哪一个不是得一就可以安天下的,却全跑到他的麾下。刘邦的出生我们都清楚,不过是一个普通平民,可以说早年无权无势。而且这个人的人品也大有问题,就是一个无赖混混。但就是这样一个泼皮竟然可以打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夺得了天下,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那么是什么让他这样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也可以当上至尊无上的皇帝宝座?道理很简单,他自己也清楚。“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好了,闲话不说了。就来说说今天的真正主角们。
一:制霸天下,千古兵仙——韩信。韩信,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其他人只能统领百十万兵,而他是多多益善,再多也无惧。再说说他的辉煌战绩,先是明修栈道再暗度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的西面楚歌,十面埋伏。无一失败,是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他为打下汉朝的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只能蜗居在蜀川提心吊胆终老。汉初三杰之一我最欣赏的就是他,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懂得知恩图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韩信报恩释怨的事。当年韩信没有饭吃的时候,是一个洗衣服的大娘看他可怜给他赏了一口饭吃。而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就回到楚国,召见当年那个给他饭吃的洗衣服大妈,当时那个场景是这种的,韩信他涕泪横流,感激的不得了,说了一大堆现在感恩的话,又赏赐她千金。而当年侮辱他,让他从胯下钻过去的少年也被原谅,还封了他当官。还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从这就可以看出他人品,可以说刘邦少谁都不能少他。只是可惜韩信跟错了人,最后死的很悲惨。
二:才倾天下,无双谋士——张良。张良字子房。后世的皇帝经常对自己喜欢的谋士说的一句就是“吾之子房”。从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地位。当年楚怀王派刘邦和项羽伐秦,有过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在项羽后面捡漏子,竟然先入关到了咸阳。可以说就刘邦那个德行,如果不是张良劝谏,早就嘚瑟的跑去称王了。后来有名的鸿门宴上,还不是张良智多,帮刘邦捡了小命。可以说不是张良,刘邦有十条命都不够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这样的奇男子。这是一个对自己,对事都负责尽心的男人。他知道刘邦是什么德行,在后来帮刘邦平定天下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下了退路,明哲保身。
三:一代相国——萧何。说起萧何毁誉参半。他具有一双独特的慧眼,是千里马的伯乐。韩信就是他一手提拔的,还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伯乐,最后却害了韩信,也是令人伤心不解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这人确实是一个奇才,没有他的话,刘邦后方也不会固若金汤,韩信也不可能肆无忌惮地攻城拔寨,为刘邦打下硕大的基业。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而且到后期的治理国家上也是让人无话可说。他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舍弃,甚至后一个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萧规曹随”。
可以说,如果不是开挂的人生,刘邦哪里来的运气有这么多的人才在他身边,就以他的才德根本就不配。如果不是这些人才的帮助,刘邦想从项羽 的手中夺得天下,是痴人说梦。只是可惜了这些人才,刘邦毕竟是只能同苦,不能共富贵的泼皮,兔死狗烹绝对做的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