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下先生 生命艺术家 2024年10月19日 10:27 福建
情感隔离和情绪稳定
看到一些人对情绪稳定,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和追求。认为,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够稳如泰山,表面上波澜不惊,就是一种境界很高明的人,因此很推崇和崇拜。
却不知,很可能你看到的所谓的情绪稳定,未必就是真的好,也可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深刻而隐藏的伤害。
这类的情绪稳定,也许不是真正的稳定,而是一种情感隔离。
很多人对所谓的修行人,有一种美好的幻想和期待。认识一个人修行,就必须要做到时时刻刻行为举止都稳重安详,不能有自己的情绪,更不能有自己的脾气。
如果不幸,你起了情绪,发了脾气,就被认为不是一个好修行人。
因此,我在过去的一些修行团体中,看到一些人在这样的观念下,明明修行还没有到那样的境界,但是被以上的观念拘束住,在家庭中、在和朋友同修们的相处关系中,起了一些冲突和矛盾,受了许多的委屈,内心很是压抑。
但是为了表现和维持修行人的良好形象,为了表现自己的“情绪稳定”,境界“高明”,因此总是强制压抑自己的情绪。面上还要时刻保持最亲和的“微笑”,表现出非常的喜乐的样子。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说过一句话:
未被表达的情绪,从未消失。它们往往会通过更丑陋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我看到很多平时很“慈悲”“善良”的人,却身体总是出问题。
这是为什么?
情绪本质上就是一股流动的能量。你不让这个能量流动出去,它就会积累在你体内的薄弱之处,久而久之,变成了身体的问题,比如各种结节、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乳腺增生等方式,或者是更严重的癌症、肿瘤等方式出现。
或者压抑的情绪积累久了,就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剧烈的爆发,像火山一样,摧毁一切。
是的,修行证量境界很高的人,已经开悟的人, 看破了一切的虚妄,天然的就会进入情绪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修行出来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不是靠压抑呈现出来的。
而在路上的行者们,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什么?是真实。
真正的修行人,反而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该哭就哭,该笑就笑。绝不会压抑自己。违背自己的天性。
他们天真,犹如孩童,笑的时候无比投入,哭的时候也无比认真。哭过笑过,就过去了,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
他们的情绪充沛,内核稳定。
承认自己的不圆满,这是在路上的人首先要具备的正确心态。
要避免心理学上一个人格障碍——全能自恋。觉得自己一进入修行,就必定要马上做到最完美。这是不实事求是,违背自然规律,是要吃苦头的。
真有智慧的人,他们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或者情绪化的表达。
情感隔离,看似情绪稳定,但其实是把很多的情绪压抑在体内,不令它们呈现出来。遇到事情,看起来云淡风轻,但是内在其实暗流涌动,变成内伤。
最后所有未被表达的情绪,透过身体表达出来,于是出现各种结节、增生等问题。
而在长期的压抑情绪的过程中,内心也变的越来越冷漠。
为什么?一个连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都不尊重的人,你觉得会去尊重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吗?
一个连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都长期压抑和压制的人, 最终也会漠视和无视别人的感受和情绪,甚至最后霸凌、伤害别人的时候,也无动于衷,变得冷漠、没有感觉。
因此长期的压抑自己的人性,最后变成越来越没有“人性”。
所以,一些修行了十多年甚至更久的一些修行人,表面上慈悲,其实内心已经无比冷漠。慈悲是头脑、是嘴巴上的言辞,是表现、表面。而内在的心中其实已经是一片冰山、一块岩石了。
因此,很多修行人,为什么越修越上不去?因为对自己不真实、不诚实。为了面子,害死了自己。
真正的修行人,感情真挚,天性率真,绝不造作和压抑。
所以,古人说“直心是道场”,一个修行人,失去了真诚,对自己都不诚实、不尊重,如何还能对别人保持真诚、诚实和尊重?
一个不懂的自我尊重、自爱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去真正的慈悲别人的。
毕竟,一个人如何能够给出自己都不曾拥有的东西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