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简读十九——凶多吉少的老家之旅

孔子简读十九——凶多吉少的老家之旅

作者: 千面英雄侠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23:28 被阅读0次

孔子祖先是宋国地位很高的贵族,不过他们迁到鲁国落户已经二百年了,孔子一直没机会回老家看看。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老家情节,寻祖的愿望。孔子那么注重孝道,肯定去宋国老家的愿望更加强烈。孔子的想法是一边看看老家,一边碰下运气,宋国能否收留自己。

孔子离开卫国,来到宋国都城商丘,对,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中国不多的地方名字一用就是3000年,从不改名,商丘算一个。

57岁的孔子信心满满的来到宋国。可惜孔子有点健忘了,宋国与晋国是国际联盟,合作伙伴,就是齐鲁的敌人。宋国不欢迎孔子,即使他们200年前是一家。

孔子到了商丘,没有在齐卫的款待的礼遇,这很不符合春秋的礼俗。这个暗中使坏的是宋国的大司马桓魋tui,一个年轻小鲜肉,和宋国国君之间关系有点暧昧,直说就是同性恋。那时候的同性恋比现在包容。

在几年前,桓魋和国君处于热恋期,桓魋与大臣们当然互相瞧不上,于是桓魋与一些大臣打起来了。桓魋的后台是老板,自然占优势。失败的大臣只能离开宋国,去了别的国家,比如鲁国。这样孔子间接就成了敌人。

更让桓魋不爽的是孔子对于男女关系,家庭伦理观念很保守,男女授受不亲。估计孔子看到春秋时候的男女关系过于混乱,才反复强调这句话。孔子在鲁国当政时,男女生都不敢手拉手了。除此之外,孔子还规定君臣之间不能牵扯私人感情。

这样说,如果孔子在宋国当政,要抓的第一件事肯定是作风道德建设。那么宋景公和桓魋的恋情就黄了。

桓魋经过综合分析,就给孔子来了个下马威,希望孔子知难而退,别在宋国坏了自己的好事。

孔子可是经历了大风大浪,见过大世面,一点不在乎桓魋,就在商丘住下了。每天给弟子们上课,孔子又想用办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由于教室没有空调,孔子带学生到路边的大树下学习礼仪。但这一举动被桓魋解读为向他示威。于是他派人砍了那颗大树。大树倒下,房东也不敢再让孔子租住了。

这时孔子的天命学说随时出口成章,我有老天赐予我的德行,一个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与桓魋决裂,也没觉的害怕,那时大家都遵守一些基本的道义。在城里杀人,那会非常没面子。

既然不能马上动手,就只能到城外设伏,就对孔子动手。这时候孔子新招的宋国学生司马牛,统统把事实告诉了孔子,孔子听的后背冰凉。于是孔子穿上穷人的衣服,逃跑了。

孔子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国。

相关文章

  • 孔子简读十九——凶多吉少的老家之旅

    孔子祖先是宋国地位很高的贵族,不过他们迁到鲁国落户已经二百年了,孔子一直没机会回老家看看。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老家情节...

  • 孔子简读二——孔子的挫折

    在孔子来到孔家有了贵族身份之后,幸福似乎很快来临。季孙氏家要举办大型宴会,邀请所有贵族身份的人,包括最低级别的士,...

  • 孔子简读十二——孔子的转机

    在阳虎盛情邀请孔子做官,被孔子拒绝的第三年,也就是孔子五十岁的时候,转机来了。 阳虎虽然是鲁国的实际掌权者,但他不...

  • 孔子简读32——孔子的家庭

    孔子一生都在做学问,做教育家,也当过大官,都在践行自己的哲学、政治、学习的理念。而在家庭方面,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概括...

  • 孔子简读31——孔子老了

    孔子回到鲁国,已经68岁高龄了。孔子的很多学生都成了政府官员,按理这时的孔子应该很有面子,但实际得到的只是表面的尊...

  • 孔子简读十七——孔子的官位丢了

    这是一个鸟尽弓藏的故事。三桓提拔孔子一是为了对付阳虎,二是因为孔子的名声,能为他们撑起门面。 现在阳虎被赶到晋国,...

  • 孔子简读七——孔子在齐国

    鲁昭公打不过三桓,只能出逃,来到了齐国。齐景公做了作为国际盟友该做的都做到了。为鲁昭公安排了地盘,虽然不可能太大,...

  • 孔子简读三——孔子是如何学习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他十五岁之前为什么不学习呢?因为孔子还在农村跟着妈妈干农活,没机会,也没必要学习。而母...

  • 孔子简读五——孔子的教育事业

    孔子的教育事业开始于他在当小农场仓库管理员的时候。孔子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回报颜家庄那些帮助过他的底层农民。所以教授...

  • 孔子简读八——回家

    孔子40岁,结束了在齐国的流浪生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五年在齐国是追逐理想,也是在政治赌博,孔子输了。如果重新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简读十九——凶多吉少的老家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yo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