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些年来,出现了这么一个名词——退而不休。
所谓的退而不休,顾名思义,就是退休了,但还要继续工作。比如,你年过六十岁,理应回家安享天伦之乐了。但是,由于家庭需要钱,所以你只能继续外出打工。
农村的老人,基本都活成了“退而不休”的样子。而在大城市,以往很少出现“退而不休”的现象。当下,大城市的老人也逐渐“退而不休”了。
隔壁小区有一位老人,早上、下午就去当环卫工,到了晚上,还需要帮孩子带娃。用这位老人的话来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活到老,干到老,会成为生命中的现实。
当然,退而不休的现象,在50后和60后这两个群体当中,很少见。而从70后这个群体开始,就逐渐盛行了起来。
只能说,活到老,干到老的70后,将成为“退而不休”的第一代人。
02
人老了,本来就需要休息,过点安稳的日子,为什么还要继续工作呢?
说得好听一点,叫继续绽放余生的光芒。而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没有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没钱,还不去干活,又有谁会来赡养你呢?
有人会反驳,我养了多年的儿子,难道白养了吗,怎么他们不来赡养父母呢?孝顺父母,不该是孩子必然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吗?
好听话和高调话谁都会说。但是,面对生活的压力,不少人都有心无力。特别是有家庭的孩子,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有失业的风险,那他能照顾谁呢?
要想孩子养活父母,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孩子的经济实力特别强大。其次,是孩子特别有孝心。
试想,现在的子女,能够做到其中一点,父母就该烧高香了,哪还能奢望孩子两点都做到呢?说句不好听的话,绝大多数人,既没钱,又没有孝心。这,很现实。
人,还是不要自己骗自己比较好。骗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03
70后要成为“退而不休”的第一代,跟这两点有关。
首先,70后需要养活四代人(包括自己),那他们就只能继续工作,扫大街也好,看门也罢,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这四代人,包括了70后的父母,70后自己,70后的子女,以及70后的孙子。反正,四代人的重担就压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逃也逃不掉。当然,有钱人例外。
至于70后的子女,上文说过,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养活父母了。这个时候,身为父母的你,就只能苦一苦自己,减轻孩子的压力了。
其次,老龄化愈发严重,养老内卷加剧,且受到少子化的冲击,70后这代人就只能继续干下去了。反正,都是为了家庭。
还是那句话,老龄化所影响的,暂时还是工薪阶层的中老年人,而有钱的中老年人不算在内。因为工薪阶层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没有钱,就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那70后除了继续打拼,继续赚钱,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04
对于70后而言,最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负债”。重要的问题要强调三遍:尽量少负债,最好别负债,绝对不负债。
对于“个人负债”的危害,绝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的。应该说,他们要吃过亏了,才明白先花未来钱,会直接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广州当地,有这么一个案例。为了子女能够买房结婚,父母和孩子两代人共同背负了两百万的负债。就是这些负债,压得老人和孩子心态都崩溃了。
还了一部分钱后才发现,这当中的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选择负债,只是在帮银行打工罢了。而这打工的时间,或许就是一辈子。
这个家庭,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的家庭,背负的债务更多,加的杠杆更大。如果有一天,这些杠杆压下来了,那这些负债累累的家庭,不就惨了吗?
我的建议是,不要搭上自己的一辈子,也不要搭上孩子的一辈子,去负债累累,不值得。
05
谈到这里,相信我们都搞清楚了“退而不休”的前因后果了。本质就是,家庭缺钱的老人,只能继续外出打工,根本没有休息的机会。
而缺钱的根源,要么是负债累累,要么是结婚生子的支出特别大,要么是家庭原本就特别贫穷,要么是孩子不工作,只啃老......
反正,不同的人,会面临不同的不幸和困境。只能说,要想避免“退而不休”的问题,就只能在早年的时候多存钱,多挣点资产。
在这年头,有钱有存款才有更多的选择。没有钱,或许就活得卑微了。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