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要核对供应商货款。
月中,会付供应商的货款。
鸡、鸭、鱼、猪、羊、牛各种肉、冻货、干货、腊货、大米、酒水、软饮……一向不喜欢拖拉,总催着供应商对账。一年多时间,供应商习惯养成,基本都能在每月5号之前对完上月的账。
有极少数是到办公室来对,大部分是微信对账。微信交流跟面对面说话的差别在哪里呢?不过是隔着手机。
有的供应商很客气,发信息来有称呼,供货金额分别是多少,结尾有谢谢二字。
有的供应商是直啪啪甩来一个冰冰凉的数字,爱对不对的感觉。
付款后,有的供应商会回复:货款已收到,谢谢。
而其余大部分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不管是当面说话,还是其他方式交流,我觉得说话之前做到称呼别人,是最基本的礼貌,无关文化程度。知道称谓,就直接称呼,如果不清楚,根据年龄输入:你好或者您好,再说正事。不打招呼就说话,跟不敲门就长驱直入是一个道理。
我以前也不爱称呼人,最怕过年走亲戚拜年。母亲再三交待,进门就要说:**,给您拜年了!我心里演绎了无数遍,一到亲戚家舌头就打结,说不出口,难为情地躲开去。
三妈,是父母那辈分里读过高中的,属于文化人。年纪不大,但在大家族里说话还是有些威望的。我有时候会在家旁边的马路上玩耍,三妈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过来,我会跟三妈打招呼:您下班了啊?以为很有礼貌了,但被三妈狠狠批评了,这么大的姑娘了,跟别人说话一定是要有称呼的,不然会被说成没有教养……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满脸绯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一如既往的难为情,但还是逼迫自己去做个有礼貌的孩子,习惯终成自然。
对别人的称呼,不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