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结构化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即金字塔原理。
结论先行:一次只表达一个思想,且要出现在开头
以下统上: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
逻辑递进:魅族中的想想都必须按照逻辑排列

使用SCQA模型组织序言
当一个人在开始接受信息时,头脑中会又很多思想和想法。假如你一上来就按设计好的金字塔模型将结论,并逐层列出观点并逐一论述。这种方式效果往往不会太好。所以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需要和通向进行同步,引起他的兴趣,再抛出观点,逐步论证。
所以无论时再开会,还是给领导汇报工作时,都需要在正式开始之前,有一个序言。序言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沟通平台,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可以使用SCQA模型设计你的序言。
SCQA是一种结构化表达工具。

S(情景):你们互相之间所熟知的大背景
C(冲突):这种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Q(疑问):挑战下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A(回答):此时可以给出你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S(情景),简单描述时间发生的背景。
C(冲突),通过抛出一个冲突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Q(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疑问,引起共鸣。
A(回答),给出解决方案(主要描述结论)。
按设计好的金字塔模型,逐层展开论述。
通过刻意练习,应用SCQA模型
在书上看到或学习到一种SCQA模型,只能代表你了解了一种思考模型。从了解到会用,再到熟练应用,中间隔了无数次的刻意练习。
在日常工作或学习中,SCQA往往不会明显的摆在那里,需要我们通过思考找到对应的S、C、Q、A并将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刚刚开始可能无法一次做到很好,需要多用几次,才能得心应手。
今天针对同事写的一个公司公告,提出意见时,我尝试使用了SCQA模型,从中查找相应的环节。并利用金字塔原理,审视整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之前总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平感觉,提建议往往说不到点上。现在发现,主要时因为自己没有一套好的结构化的思考方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一团乱麻没有头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