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比海更深》剧照
一直都想看《比海更深》,今天终于看完。
第一次看枝裕和导演的作品是《步履不停》,小朋友用手触碰紫藤萝的画面现还附现在眼前。之后看了《海街日记》、《无人知晓》、《奇迹》、《如父如子》,都很喜欢。也不知到底有无吸引力法则一回事,记得看完导演的随笔作品不久,导演就携广濑铃来京参加日本电影周活动。我幸运地抢到了第一排的票,近距离见到两位电影人。算是电影缘有了结果,这是我作为观众欣慰的地方。
是枝裕和的电影,算是开启了一扇新大门。《步履不停》之前大概只会喜欢情节性超强的电影,总觉得平淡的电影有些不对胃口。看完《步履不停》时,觉得很奇怪:明明看完的时候说不上来什么,但总觉得想说的又太多;明明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心中却蕴藏着淡淡的伤感和深深的感动。
或许这就是导演捕捉的力道所在:亚洲人的心与家是分不开的。我们总是习惯有家,所以说起它来,甚是模糊。当你看到影片中,那些具体而熟悉又近似的言语和细节时,才回过头想起来:原来它们也曾如此清晰地发生在我身上。
《比海更深》也是这样一部家庭电影。男主角良多人到中年,际遇实为惨淡。早早地获了文学奖项,以为自己能够成为小说家。之后再无作品诞生,也不愿为流行漫画写脚本赚钱,染上赌博的不良嗜好。最终,家庭破碎,连给儿子的赡养费都拿不出来,平时靠做不体面的私家侦探工作赚点生活费。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住在狭窄的团地。良多平时去看母亲,都会想着搜刮家里的东西拿去典当卖钱。一个台风天,良多和自己的前妻、儿子都留在了母亲家,这个看似能够复合的时机,其实是更加明确分开这一结局的夜晚。台风过后,生活照旧,良多的生活会好起来吗?我们不得而知。
最令人唏嘘感慨的还是良多和母亲两个形象。良多曾经也有理想,但如今走到这般地步,也是以前未曾想过的。有一天,他回到自己租来的小屋子,在卡片上写下:我的人生到底从哪里开始不正常?我想这是很多不如意的成年人的心里话,包括我。曾经的我们心藏大志,笃定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但是,人生并未大放异彩,还可能会一直走下坡路,让人摸不着脑袋。可是,还是无法讨厌起良多来,大多因为他窝囊却不坏,还惦念着孩子和自己的母亲。穷得响叮当,还要塞钱给母亲;赌也好,做不体面的工作也好,都是想给儿子真悟买棒球手套、美津浓钉子鞋,给他赡养费,让妻子看得起自己。我仿佛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爸爸的影子,就以自己不那么大的能力,有缺点地爱着我,希望我好。这样的人物,你骂不起来,只觉得有些可怜。
还有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形象,真是好极了,让人不断落泪。仿佛就是我们未来独身的老母亲,表面仍旧风和日丽,内心还是思念着亡人,挂念着儿女。在台风天时,制造机会让良多与前妻住在一起。一方面安慰自己的儿子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并且告知简单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开心,不要把过往看得太重。自己又趁儿子不在时,悄悄问前儿媳:真的没有可能在一起了吗?得到否定回答时,眼里含着泪花,只能暗自叹气:你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令人揪心,伤心掉泪。母亲们总是希望你好,彻底一百分不出错的好,稍有差池,她们只会无力地哀叹。
电影主体部分是在台风之前和经历台风的夜晚,片名却定为《After the storm》。台风天后,每个人再次被冲进生活的洪流,后来,也只是未知的后来罢了。
如果这部电影对我的人生有什么裨益,那便是:有意识地选择和度过每一天。既然平凡是最终的归宿,我要印象深刻的平凡,不要庸碌无为又混沌无知的过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