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作者: 煮粥立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1:34 被阅读0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开篇就是一幅静谧的画卷,积水空明如昨,藻荇交横似今,盖心中之怅然也。我隔着千年,却也能共一夜婵娟。试问那时候的子瞻是寂寞的嘛?带着被贬的郁郁,忽逢这空灵之境,四下无人,不免心生举世皆浊之感,正欲求知音,共渡这一宿湍急的夜河,发现怀民早早就乘舟候于岸边,子瞻怎能不喜,又怎会寂寞呢?来自血脉之外的知我懂我,不外如是。

     但爱情不是。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最初读到《项脊轩志》的时候,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却也唯独讨厌这个死字。

        死字何解?百科上说道:“原有物质的新陈代谢停止,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是一种生命物质失去活性的状态。”在我看来,死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毕竟任何人也无法知道死后究竟是何种状态。而对已知来说,大多数人怕是难以接受身边存在已久的种种,有一天忽然消失的。可一辈子里,真正陪你面向死亡的,恰恰是这么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却又血脉相连之人。爱情无疑是一剂良药,是药三分毒,愿有你共渡这灿烂一生,明知是一场无可救药的慢性中毒,我也在情不自禁间病入膏肓。

         对不起老师,关于爱情我实在编不下去了。原谅我年纪还小,您肯定比我有感触。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依旧是《项脊轩志》,忽然觉得熟悉一两篇古文写作的时候真是有如神助。长大后每每读到这里,不免眼眶泛红,鼻尖微酸,想起我那不知从何时起,忽然老去的母亲,似乎昨夜,她还是三十岁时候的光景,而我正穿着开档的裤衩,漫山遍野的奔跑着,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母亲连烧菜的口味都变得清淡。父亲昨晚为我的事情喝了一场大酒,而我也是近几年才读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为何他看着父亲蹒跚爬过月台的背影,双手拭泪,却不想被父亲瞧见的心理,父亲的头也白了,终日为了我和弟弟奔波,他本应该有更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我更要努力。

        岁月不觉晓,在某个瞬间,父母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这时我们要快步走上前去,坚定地扶着他们,往高处走,看朝阳去。不要等缓缓行走的背影被夕阳拉长,仿佛触手可及,才发现隔着一道无可跨越的沟渠。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相关文章

  • 2018-12-01

    练车杂记

  • 学琴杂记

    学琴杂记 一 很小...

  • 散·杂·笔

    本人的记录分为散记、杂记、笔记。 散记,不分类,随心随记。杂记,分类,记录若干范畴的心得,比如物理。笔记,分类,记...

  • 杂记

    绕园一匝,回家敷面膜。 #杂记#

  • 《個蟹杂记》

    《個蟹杂记》(原名《老蟹杂记》) 作者:個蟹 世弊芳华,待来生,匿毒之护你万世。残袭浑穹。祈欢...

  • 南陵一日游(江前进)

    南陵一日游(杂记) 江前进 前言 ...

  • 关于记笔记的思考

    三种笔记:每日杂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每日杂记,就是把你觉得值得记录,需要记录的东西都收录其中的笔记。需要每天整理...

  • 月读分享•八月

    再忙也给自己留点时间看书/桃夭的杂记

  • 关于如何持续写作:他为什么可以火那么久?

    平时看书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随笔、散文、杂记等,虽然内心一直渴望看点心理学、互联网、散文、随笔、杂记或自传等方面的...

  • 2015-04-23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2015-04-23 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今天决定再尝试一种全新的题材,生活杂记。衣食住行皆生活,于是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qg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