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是谁来定义我所遇到的“生”与“死”

是谁来定义我所遇到的“生”与“死”

作者: 玉千珏 | 来源:发表于2022-08-30 14:20 被阅读0次

人处于世,最重要的莫过于生与死,小时候不懂,在我曾祖去世时,家里来了很多人,每个人都哭丧着脸,表现的十分悲伤,我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默默流泪,(我的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奶奶告诉我曾祖很照顾我的父亲,毕竟我父亲是家里的唯一男丁)还告诫我让我再看我曾祖一眼,以后就见不到他了。空洞洞的冰柜,四周布满鲜花,灵堂之上只有遗照和黑白颜色(村里死人的时候,会选北屋作为灵堂,灵堂之上不可有黑白之外的颜色,即使是镜子也得用布盖着),我以为那只是一张不同的照片。

生与死在物质上看来很清楚,就是是否有意识控制身体,能否存在于世,但精神上却不是这般。正如臧克家先生言:“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仍活于世,整日不自爱,思想懈怠懒惰,不思进取,那么这局肉体和死尸有什么区别呢;有的人虽辞别于世,但他们给后人产生的影响仍然会持续下去,为人类造福。

“生与死轮回不止”表明有人会信仰生死轮回,我确实希望如此,但又无能为力,时间是绝对的,任何物种在时间面前都不堪一击,要么化为泥土养料,要么白骨飘散。任何人都期待生死有轮回,人自出生起,就在经历离别与重逢,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消散,希望通过生死轮回来寄托对亡人的思念。

人在经历生死后懂得成长,我的奶奶自我出生就一直身体不错,直到有一次我发现她不再和当初一般,骑不了自行车了,看不清麻将了,每天只能陪在老牌友们面前坐着听他们打牌,我才发现,她真的老了,我也才明白,我从仰望变成了俯视。

奶奶走后,我悲痛不已,我从小就是她老人家带大的,跟着她吃住,每次回家都有人迎接我,那个时候很开心,但是现在我从大学回家,只剩空荡荡的门锁声,而门口的小石墩再也不会有一位携带者槐花香味的老人等待着她的孙子回来了。

奶奶走后没多久,父亲便传来噩耗,我不大明白,电视剧里倒霉的男主才会有的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悔啊,父亲曾在几个月前邀我去拍一张合影,我当时觉得没意思,也就没有去,并告诉他,以后有的是时间,不着急。现在想想,当初着急的应该是父亲啊。正是这样,我现在会随身携带着手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希望不要忘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惊喜。

父亲的死让我变得不再相信生死轮回,奶奶和父亲的遗体在我眼前被送进火葬场,回来的只有一罐白骨,父亲的葬礼上我没有放声痛哭,而是冷静的看着,我不在母亲面前痛苦,因为我只剩下她和弟弟了,长兄为父,虽然弟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应该担负起兄长的责任,珍惜我的家人。

逝者已去,留下的是思念和回忆,但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亲人,让他们感受到活着的人在未来还有希望,活着的人活得很好。

相关文章

  • 生非生 死非死

    生非生 死非死 生亦何曾生 死亦何曾死 我死 不悲 我生 不喜 唯一 能令我悲喜的 是与你的 相遇与分离 虽然 这...

  • 谁来定义我是谁?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哲学家研究了人生基本问题,我是谁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那时候还不懂,我是谁需要研究么?我...

  • 时空之外的爱情—《时光倒流七十年》观后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部西方的《牡丹亭...

  • 生与死

    死是生的解脱 生是死的涅槃 生是死的前奏 死是生的寄托 死与生对立 生与死绝别 一个在天堂 一个在人间 死与生这两...

  • 一曲牡丹终生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 戏 · 江南:至美至柔,莫若昆曲

    WUBENGONGFANG - 品鉴传世|雅室生活 - ¯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 生而...

  • 牡丹亭 汤显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皆非情之至也。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随笔)

    《牡丹亭》中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我放...

  • 一寸相思一寸灰

    文/君素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

  • 《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谁来定义我所遇到的“生”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sd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