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4.思维的判断(1) 学易会难

第一章 4.思维的判断(1) 学易会难

作者: 健康数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6:48 被阅读0次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能锻炼出很强的思维。而思维的锻炼与否,注定要有评判的标准。

也许我们一直认为,学数学是把不会的题目学会的过程。其实并非完全是这样,有时候一些不学就会的题目,学得多了反而不会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会做下面这道题:买3块糖花了5元钱,买6块糖要花多少钱?

他们可以发现6=3+3,所以花的钱是5+5=10(元)。但是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了乘除法后,反而很多孩子不会了。因为他们总是想求出1块糖多少钱,但是又不会算5÷3。

学了乘除法,仍会做这道题,也不意味着锻炼了思维,因为一年级时候本来就会。但如果没学乘除法时候会,学了反而不会了,证明思维被知识束缚了。

也就是说,数学同时具有锻炼思维和束缚思维这两种功能。“学数学能锻炼思维”,这句话是对的;“学数学能束缚思维”,这句话也是对的。关键在于怎么学,学成了什么样。如果我们不研究一下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也许更多的可能是思维会被束缚,而不是被锻炼了。

在上一篇《数学与思维锻炼》中,我们已经知道两个结论。一个是“学会知识、方法并套用,并不锻炼思维”,另一个是“做学习过方法的题目,无法判断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

只有做没学过的题目,我们才能判断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第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学易会难。我们来举几个学易会难的例子。

1、加减法的例子。

孩子会先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这时候,他们在数数方面,数到100是不成问题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问他们“34+4=?”,我们听到的答案,很可能是:“这个我没学过”。

真的没学过吗?34+4需要的一切知识都学了,34和4代表什么,数数能数到100的话,就已经知道了,两个数字相加也没有超过100。对“+”的理解,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也学习过了。

如果学了10以内加减法、数数能数到100,不会算34+4=,只能有三种可能:

① 会算10以内加减法,却不懂加减;

② 会数到100,却不懂它的含义;

③ 没有开启思考模式。

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思维没得到锻炼的表现。甚至前两种情况,学了加减却不懂加减、数到100却不明白数数,这种学习,不仅没有锻炼思维,反而是对思维的束缚。

2、乘法的例子

孩子学乘法,会先学乘法的意义,比如3×5表示3个5相加,或者5个3相加。然后学习乘法口诀,从1×1学到9×9。这时如果问孩子一个问题:3×11=?

大部分孩子觉得,我只学到9×9,没学过两位数乘法。真的如此吗?3×11表示3个11相加,或者11个3相加,这个加法肯定会算。

孩子应该在学了乘法意义之后,应该会算3×11。如果思维更好一些的孩子,还会领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比如3×5+2×5,就是3个5相加,再加上2个5相加,一共5个5相加,也就是等于5×5。二年级的孩子,学了乘法意义后,就完全可以懂并且应用了。

但现状却截然相反,我们的现状是,三年级算了那么多乘法竖式(竖式算乘法用的就是乘法分配律),用了很多遍的乘法分配律,结果四年级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还要重新学。

3、解方程组的例子

当孩子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之后,如果会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那么就说明思维得到了锻炼。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虽然没学过,但是把三元变成二元,与把二元变成一元,消元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

到这里,也许一些读者已经明白了,之所以有些孩子能做到学易会难,是因为他通过思考,真正学明白了一些概念、真正领会了一些问题的本质,这时他会发现题目的本质是一样的。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没学过的更难的题目,与学过的简单的题目,难度一样,所以他们会做。

因此,学易会难,是形式上的难易之分,而不是思维本质上的难易之分。在思维本质上,难易程度一样。

如果数学学习中,从来没有过学易会难的经历的话,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简单的没有真懂,只是自以为懂;一种是简单的懂了之后,没有通过思考去运用。当然,这两种原因,都是思维没有得到锻炼的表现。

如果数学学习中,通过简单问题的学习后,真实的想出来了一些老师没教过的更难的题目。那么可以说明,简单的问题真学懂了,而且懂的部分真的去运用到难题里了,这注定意味着思维得到了锻炼。

当然,对于思维锻炼来说,学易会难是最低的标准,锻炼的高度仍然有限。下一篇,我们就来看,思维锻炼的更高高度是什么样的。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4.思维的判断(1) 学易会难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能锻炼出很强的思维。而思维的锻炼与否,注定要有评判的标准。 也许我们一直认为,学数学是...

  • 第一章 5.思维的判断(2) 解陌生题

    上一篇,我们讲到判断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的第一种方法——学易会难。能做到“学易会难”,这是学数学锻炼思维的起点,也是...

  • 百问百答:There be句型怎么学?

    很多学员反映There be结构很难,到底怎么学?There be难还是易,关键听谁讲。接下来,Tyger从思维和...

  • 日更记录4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

  • 再读《为学》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

  • 《为学》读后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知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晨间日记8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天下事有难易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天下事有难易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儿,也是最难的事儿!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4.思维的判断(1) 学易会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ys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