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看了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去了有风的地方旅游。为了让孩子在外放心,我和那人的生活也是安排的妥妥当当。该干啥干啥,身处异地,孩子们不在身边,也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孩子们的安排是在四月份女儿入职前就定下的,倒是我们的安排有点唐突了。我们来后,孩子们提出要修改行程,但我坚决不同意。不能因为我们的到来,就影响孩子们的行程,毕竟孩子们休假时间有限,不像我们最不差的是时间。
我对孩子们说上海又不是第一次来,家门口方圆五公里我们都很熟悉了,你们在不在家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至于去附近旅行,这么热的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了,要真想去玩,我们自己又不是没有自己去旅行过,怎么到了上海,就必须要孩子们陪着呢?
为了让孩子们放心的出去玩,那人甚至说:你们不在家,我也不用给你们操心做饭了,想出去玩岂不是更自由了吗?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孩子们走了 ,我们也没有更自由。趁着孩子们不在家,我俩齐心合力对整个房子来了一场深度打扫。并将孩子们的床品,沙发套,窗帘,地垫,两个孩子换下的鞋,全部来了一通大清洗。孩子们走了两天,两个人忙了两天,门都没顾上出。晚饭后,我对那人说:
我们出去溜达一圈吧。
两个人和往常一样,溜达至幼儿园门口晃悠了一会,然后折返,路过小区大门口,一路向北,直接去了前几天早晨看到的村口凉亭旁。凉亭附近人不少,三三两两的坐在凉亭里聊天,尤其是五六个女人坐在一起,聊的的很是起劲,就像吵架,也难怪有人说,一个女人五百只鸭子,一帮女人制造出来的噪音,足以让人心烦意乱。好在凉亭附近也没有广场舞,更听不到电子产品外放的声音,聊天的声音相对来说也算正常,我们也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吹风。
那人说:上海的广场舞队,明显比咋们那边少。偶尔看到的,也没那么吵。
也许是我们住这地方本来人也不多吧。确实看到的不多,除了河边有队伍,其他地方几乎没有。
除了广场舞的吵闹没有,这边人整体而言素质比咋们小城的也要高。凉亭里坐着聊天的人不少,但卫生情况保持的很不错。这一点我们小城是真的没得比。
我和那人坐在亭子里一遍吹风,一遍闲聊。起先我们在的小亭子里只有我俩,后来又来了一对和我们差不多年龄的夫妻,他们坐在我们对面。我们也就安静的坐着吹风,不再说话。
坐了一会儿,陆续有人离开。隔壁亭子里聊得最热闹的一堆女人也起身离开了。附近安静了许多,我贪恋着哪里的夜色不肯离开,那人看别人都陆续离开了,也开始催促我赶快回家。
回来的路上,我们走的是大道。灯火通明,路上溜达的人不少,但目测大多人已经走向了返程,十多分钟的样子我们就到了家。
回到家,两个人换着洗漱后,坐下来他扣手机,我开启今日份日更。
我坐在餐桌前码字时,手机就在跟前,孩子们发来了今日份美图。看到孩子们在外玩的开心,我心里也很欣慰。那人边看照片,边在群里回复孩子们:风景真不错,看的我心里也痒痒的。
女儿在群里说:淡季了你们也可以过来玩玩。现在人多的很。
女婿说:没想到假期里,外面还是大妈的天下,感觉每个景区最多的人群就是大妈们。
我抽空回复一句:不是说,大妈拉动了我国的旅游业吗?
就是,我同事也说,现在走哪都是大妈的天下,他们说有大妈拍照的景区才最具有中国特色。
啊,我可不想活成这种特色。
大妈和年龄无关,和钱多钱少也无关系,只和本人的素质有关,你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你身上不具备那种令人堪忧的素质。
一边日更,一边和孩子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说到大妈感,我的思绪有点游离。看来还是要努力一下,让自己尽量不活成那种令人讨厌的人,这应该是晚年最起码的做人底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