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不教初中已经有六年多了,初中阅读课怎么上,我也忘得差不多了。今天我们研讨的这节课,是王来强老师的课件,内容是外研社版七年级第二模块Life in the future第二单元Every family will have a small plane.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阅读课课例,给出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文本以及和文本相对应的四幅图。想要对这样的阅读课进行高效设计需要充分研读和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情感目标价值观的渗透等,在阅读内容的深度上不仅仅要注重课内,还要有所延伸,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通过课件我们来看王老师的授课思路:导入环节是通过检测单词,为学习新知做了准备,然后是通过呈现图片自由交流所看所思,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进一步阅读课文做了一定的铺垫。快速阅读Skimming 环节,有迅速匹配图片和四个短文段落,并找出段落主旨,是围绕(clothes,weather,travel,jobs)而进行的。精读环节分段落进行,通过不同形式的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首字母提示填空,单项选择题,回答问题,反义词连线匹配,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等。)
(此处题号有些乱,可能是幻灯片播放时出错了)
精读之后是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及词汇做了梳理和总结。在学习语法含有will+动原的一般将来时态时,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例子,让学生归纳并通过操练学会运用。(包括so的用法)
阅读后的活动是小组合作和展示分享。此活动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谈论未来的生活,既是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种输出程度(培养口头表达说的能力),也是考察学生对所学语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觉得这应该是本节课的高潮环节。
小结之后的三张图片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大胆猜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让学生有想说的欲望。最后是情感目标价值观的升华,提醒学生要努力学习,抓住现在,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作业是制作海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小练笔结合图画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输出,做到了读写的有效结合,我相信肯定会很受学生欢迎的。
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是
1.图文并茂,精心设计。
2.练习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了枯燥。
3.精读环节分段落进行,分散难点。
4.对课文的知识点挖掘地透彻。
5.大胆猜想,给予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
6.小组合作展示环节和课后的海报制作谈未来,有效结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和写)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环节。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有:
1.课前导入不够激趣。尤其是检测单词,显得比较枯燥。可以利用最后的图片——从未来人们的生活入手进行激趣,也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未来的科幻电影片段进行激趣。
2.反义词这个环节我不是很欣赏。我觉得可以去掉。
3.中间有两个题是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填空,可以再换一种,比如判断。尽量体现习题的多样性。(从梁老师那里学到的)
4.习大大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张幻灯片是中文的,可以找到英文版的。
这天我们研讨的这节课我是不熟悉的,不敢妄下结论,尤其是讨论不足。翻看了课件两三遍,才把老师的授课思路整理了一些出来。其他还有哪些优点或不足,还需要慢慢研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