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观佛的修法
本文摘录自 《金刚经说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金刚经》的重点中心来了,这里佛又提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佛已经提出来好几次了。须菩提被佛这么一搞,又昏起头来了,我们如果把佛经当作佛的教育法研究,你看这一位大老师大教授,当时的教育法真够厉害,须菩提明明答对,佛又东教西教,须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错了。他本来答错的,佛东教西教,他的答案又变对了,此所谓佛的弟子都叫声闻众,跟着佛的声音受佛的教化。禅宗骂人的话,鼻子被人牵着走,骂人骂得很巧妙,禅宗祖师都有骂人的艺术,他并没有骂你笨,他只是骂你鼻子牵在人家手里,只有牛才被人牵着鼻子,其笨如牛的意思。
你看佛的教授法多有意思啊!前面佛也问过须菩提,如来可以实相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是的啊,不可以拿形象来见啊。须菩提不是讲过吗?正讲到好的时候,佛又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能不能用三十二相来观佛啊?注意这个“观”字!“须菩提言。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佛本来成了佛,有三十二种相好,所以三十二相来看如来是对的呀!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佛大概在鼻孔里“哼”了一下,佛经不好意思记录出来,你真是糊涂,假使用三十二相来看佛的话,这些转轮王,这些帝王们,就是佛了。你看须菩提,好可怜啊!被佛搞昏了头,马上转弯立刻就说,佛啊,我讲错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那我懂了,我刚才讲错了,如果照我理解你的意思,不应该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你看,这个须菩提好惨,把这个《金刚经》,读通了很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而且这个文章的写法,越写越妙,所以我们把很好的文学,拿木鱼一敲,把自己敲昏了头。
*****
现在讲到佛法的正念,要把重点告诉大家,这一篇问题多得很,我们先回过来看,从这一品的开始再来研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我刚才首先向大家报告,这一篇重点在“观”字。“观”是什么?佛法的修法叫做止观,修止观,尤其修密宗,更需要修观想,修观修想。真能够观得起来,止得住,就可以得定了。要修佛法,先要能够观得起来,想得起来,止得住,定得住,入佛之门就快了。
大家学佛,几个人能够观得起来?能够把念头止得住啊?大家打坐,不管你用哪一种法门,能够止吗?更不要说定,定更谈不上。此一心念能够止于一样东西上,或者止在空上,或者止在清净上,谁能做得到?没有人做得到!形式上好像在用功,根本都没有上路;要止而后能观,止观双运是正三昧,真正的定境界,所以叫做止观双运。佛告诉我们止观的方法,如果拿止观来讲,八万四千个方法都是止观。譬如念佛,心里念,嘴里也念,你能不能杂念不起,只有一句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做到了,就是念佛法门的止。
止以后,并不是死亡,也并不是万事不知道,而是清净到了极点,智慧大开,所有佛法的道理都懂,也都知道,这叫做观,就是净土的一种。还有一种观,譬如佛经上叫我们观一个月亮、太阳,就是想,观想。大家都看过月亮太阳,我们用意识起一个形象,观在心窝里也好,胃这里也好,是观想的,假的啊!一个月亮、太阳,开着眼睛也好,闭着眼睛也好,前面假想一个月亮,设法把这个假想止住它。或者假想一个佛像停在这里不动,止得住,人就傻掉了一样,不是疯掉了,疯掉了就有问题了,是傻里傻气地那么想。等于人想钞票啊,男同学们想女朋友啊,或者女孩子们想男朋友啊,好久不来信了,想得傻了!也就是《西厢记》上讲的,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那么想着,止住,这就是观。
密宗有很多的方法修止观,但是告诉你,那只是方法,不是真正的佛法。方法是方便,叫我们把非常混乱的思想,先拿一个东西把它钉住,这就叫止观的初步。如果不用佛像好不好呢?当然可以!我们一念清净,前一个念头过去,后一个念头不起来,当念即空,你永远止在这儿,旁边一切境界都知道,一切声音都知道,一切动静都知道,但是,与我毫不相干,清清净净,这也是止观,并且是正止观。
做到做不到?做不到!当然,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那当然是做不到,当然叫凡夫嘛!做到了,凡夫那个“凡”字,中间一点可以拿掉,叫做“几夫”,就是“几乎”了,进入佛法就差不多了。佛进一步告诉我们,连最后观起来的像都要舍掉,所以说不要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他这个问题,不是须菩提被他搞迷糊了,前面佛问须菩提,“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是讲见,明心见性,见地的“见”。这里是讲做工夫的“观”字的观。所以读书、读经、做学问都要留意,不然,刚才我给大家也耍了一点花样,把你带领迷糊一下,过去这个问题讲过的呀,须菩提答得对呀,现在怎么又答错了?须菩提没有错,由于同样一个问题,上一次是问一个物理学家,下一次问一个化学家,回答当然不同,因为观点不同。如果碰到一个数学家就又不同了;所以佛法的问题,我们读经要非常小心,一字不能错,错了一字,你错的问题就太大太大了,可能就完全搞错了。
现在他问须菩提,能不能以三十二相观佛。这个佛有三十二相,眉毛中间鼓出来一点亮光放光,这是有成就的人。印度没有成就的凡夫怎么办?女孩子们从小在两眉之间挖个洞,拿个亮玻璃嵌进去,因为东方人认为,那里有颗明珠,是智慧的成就,是福报的成就,相法上那是不得了的。可是佛的特殊相,不但眉间有一点珠子样的亮光,同时还有根白毛,拉起来很长,收拢来刚刚贴在那里,是一种特殊的相,是好相貌;这一根白毛还会放光,所以佛经上说白毫宛转五须弥,这是讲阿弥陀佛;这些都是三十二相之一,相好庄严。
《金刚经》讲了半天叫大家不要着相,学观想的人,把这个佛像的庄严抓得牢牢的,他问须菩提照这个方法观,可不可以?须菩提说,当然啦!学佛观佛的修法,应该是这个样子去观如来。这话,须菩提答得没有错!佛也是那么教的呀!佛亲口教我们观阿弥陀佛,就是这样观的。
今天佛教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我真替佛打抱不平,念阿弥陀佛之前,应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介绍人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来的,现在你只念阿弥陀佛,自己的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都不管,岂不是白给你介绍了吗?这等于讲一句难听话,新娘一进房,媒人抛过墙。这怎么可以啊!这是不对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有阿弥陀佛,是佛说出来的,教你这样修。因此,你想修成功,不拜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话,我告诉你,那是修不成就的。要成就,人不可以忘本,更何况修佛法!
但是,佛为什么只介绍你修阿弥陀佛就行了?有个道理,十方三世同一体性,如果你理上明白了同一体性,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于南无观世音菩萨,此理通了,是可以的;不通此理就是迷信。我讲话要负责的,用佛法的立场来讲,这个话随便讲要下地狱的,而且下地狱还要下地狱的地下室!我是随时准备下去的,没有关系,有电梯快得很。(众笑)现在这是讲观如来的方法,重点在这里,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