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国文学史》之《诗经》篇

读《中国文学史》之《诗经》篇

作者: 碧云天天 | 来源:发表于2016-03-12 23:03 被阅读0次
读《中国文学史》之《诗经》篇

前段时间在“罗辑思维”的推荐下买了钱穆老先生讲授、叶龙记录整理的《中国文化学》读起来甚是吃力,于是,摘抄其中重要的句子,并结合释义,整理成一篇稍微浅显易懂的文章,是为记。

古人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这里对诗和歌等已经下了一个定义。《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

《诗经》的话很美,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用“秋”来代替“年”,今日读起来也是美美的。又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在外出征的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诗经》有六义,风、雅、颂为声乐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颂”主要是宗庙乐歌。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在这本章节中,钱穆先生着重讲述了“赋、比、兴”三者的作用。

赋:是直指其名,直叙其事的意思。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意思是采呀采呀采卷耳,采来采去半天不满一小筐。唉,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平铺直叙的表达了妇人思念出征丈夫的状态。

“比”是引物为比的意思,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诗经》“卫风”中的《硕人》:“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 ),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是托物兴词的意思。“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为男女求偶。鸠是鸽子,鸽子惯常一对对相处,故托鸽兴起淑女君子,并非君子在河上见到洲中之鸽就想到女孩。

无论是赋,是比,或是兴,均与“物”和“情”有关,记的是物,却是言情,所谓托情、起情、言情,就是融情入景,故《诗》三百首,实即写物抒情之小品。

宋代文人翁森〈四时读书乐〉中说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这首诗表现在春天读书的优美情趣,鸟鸣枝头,落花,流水,在这美好的景象中读书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再考究诗人当时的背景,南宋亡,翁森立志不仕,隐居教授。元代废科举,乡里人甚少攻读,学风日下,本县地处穷僻,文化尤其日衰,经翁森的力挽,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吾人如欲了解此种诗境,必须先懂赋比兴,达到心物合一的意境。”钱穆先生如是说。

读《诗经》要讲究方法,先要养成自己的性灵,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是《小雅·缗蛮》篇。缗蛮,是鸟声;丘隅,是山阜树多的所在。诗人说:“那缗蛮的黄鸟,都栖止于山阜树多的所在。”孔子读这两句诗,因有感而说:“黄鸟是个微物,于其止也,尚晓得所当止的好处,人为万物之灵,岂可反昧其所止,而禽鸟之不如乎?”夫鸟所当止的是林木,人所当止的是至善。孔子借鸟以警人,而曾子引之,以见人当知所止也。

所以,读《诗经》不可一字一句照字面意思读,所谓“诗言志”,即抒情,其方法是要心领神会,并必须迎合作者之情意,才能真正领会句中之真意。

相关文章

  • 读《中国文学史》之《诗经》篇

    前段时间在“罗辑思维”的推荐下买了钱穆老先生讲授、叶龙记录整理的《中国文化学》读起来甚是吃力,于是,摘抄其中重要的...

  • 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丨第二季 0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

  • 蝇头小楷.《诗经.周頌.清庙之什》(10篇)

    《周颂·清庙之什》是诗经“风”“雅”“颂”中的颂篇之一,有10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

  • 《关雎》中的爱情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在整部《诗经》中,甚至于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当然,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关...

  • 中国现代文学之青年的“传统风骨”

    中国现代文学之青年的“传统风骨” ——读《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册》...

  • 读文学史引发的思考

    R:我敢奉劝大家,先读些中国哲学的原书,再去读哲学史;先读些《诗经》以及汉以下的诗集、词集,再去读文学史;先读些古...

  • 整本书阅读——《诗经》之《关雎》

    整本书阅读——《诗经》 阅读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

  • 27-读书的建议(2)

    先读些中国哲学的原书,再去读讲哲学史的相关书籍; 先读些《诗经》以及汉以下的诗集、词集,再去读讲文学史的相关书籍;...

  • 七律•诗经夜读之《周南•关雎》

    小序:《国风·周南·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

  • 杂谈2

    最近在学《诗经》《楚辞》还没开始,这文学之根,了解还需要读点历史,算而今,《诗经》三百零五篇已经学了快九十篇,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文学史》之《诗经》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w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