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公司发出公告通知,年度健康体检开始预约了,有市内各大医院供大家选择。我今年预约的是深圳大学总医院做体检。
关于年度体检,其实是一项极为人性化的福利,借此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健康提供指引,并保驾护航。
我是个自律的人。尽管厨艺尚可,但其实并不爱吃大鱼大肉。猪肉这些,我鲜少进食。我跟同事笑曰,菜市场的猪肉档口,如果靠我去买猪肉,估计都要倒闭,我一年都买不了两次肉。我平时更钟意鱼、虾、牛肉等不容易增加脂肪的食材。
与何、管兄弟两位好友聚餐,我们百吃不厌的还是潮汕风味的牛肉火锅,其他的湘川菜系,口味太重,只是偶尔品尝一次。
因体检季的来临,我对自己有更加严格要求。比如,今天中午,我打算以生吃西红柿、黄瓜(今天早上在超市买的)为午餐,目的是为减重、减脂。希望借饮食的清淡与减量,届时体检后有个好的数据。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我对健康养生极为重视,每天自觉遵循早睡早起(晚上十点半就寝,早上六点十分起床),不吸烟,鲜少饮酒,每天步行6000~15000步,甚至更多。营养均衡,菜品多样化(每天买菜品种尽量不雷同,天天换花样),坚持少荤多素,少盐少调料。保持心情愉悦,万事顺其自然,不纠结,不内耗……
健康,是一项立体而系统的工程,她需要我们去用心维护。这个维护不是作表面文章,粉饰太平,而是真心实意,实事求是。
我虽非医学专业毕业,但因为一些身边的亲人,年纪轻轻过早离世,这给我敲响了警钟。比如,我的父亲,因教学任务耽误了最佳医治时机,年仅四十就撒手人寰。比如,我的姑父,为了节省钱财,家中氧气瓶用尽,未及时补充,以至于某个深夜因哮喘发作,来不及抢救,在五十七岁那年遗憾离世。再比如,我的表哥,在乡村做建房施工的包工头,顿顿大肉大鱼,重油重盐,以至于血压极高。在一次牌友聚会中,因脑溢血抢救无效而仓促离世,年仅四十一岁。
这些身边的惨痛事例,让人在悲痛之余,不能不引起重视与反思。
我的父亲,包括姑父、表哥都是能人,以他们的才能,应该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价值才对。可是,都在人生的最当打之年,过早离去。健康是1,名利地位财富为后面的0。如果这个1倒下了,后面的0,统统灰飞烟灭,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这就是健康的无可代替的重要性。
我对健康的重视,正是缘于此。
正因为如此,再多的美食置满餐桌,我只是浅尝辄止,决不多吃。也因为如此,每日规律作息,始终坚持清静、不胡乱折腾的生活。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永远不属于我,因为我不爱,不喜欢。我宁愿过一种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我更愿像王维一样,钟意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从容而纯净。
如果,能健健康康、长长久久地活着,力所能及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利他、利己、利身边的世界,我想,这样的人生,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