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四月是你的谎言。偏偏学校的主题活动,是学诗、诵诗、写诗。春风里的诗句,当然是温柔的诗句。
不用说,对一个过气的中年文艺妇女来说,这样的活动深得我心。过气是一种时兴的说法,当年还没过的时候,我曾尝试过写歌词、写古代诗、写现代诗、写稚嫩的情诗、写打油诗,在那些散落的纸张上,在那些泛黄的笔记书页里,密密麻麻记录的,是一个少女的心事。少年远去,回首尽梦。不说了,不说。
难有少年时,总有少年来,如今被新生的少年这样一个活动一刺激,感觉身上僵死的细胞都被抽打了一遍,整个人又活泛起来了。我又翻开了书架上那些中国诗、外国诗,还替偏偏勇敢地报名了朗诵,他不扭捏,即便不是心甘情愿,我怂恿一下他便屈就了,再夸赞他一下,他简直高兴得找不到北,跟我老老实实地学起诗来。
我替他筛选了几首,他连名字都还没看完,就说他要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因为他在他大姑家的表哥书上看到过。可是偏偏的班主任老师不给我们机会,(可能是报名组队朗诵的原因)她直接分发了诗稿,音频,题目叫《春天里的中国》。
怎么说呢,诗好……好长,长得我都觉得有点坑儿子的嫌疑,但刚领下的任务哪有撂挑子的道理,埋头开整呗,一天过去了,偏偏没准备,没节奏,没感情,惹得我很冒火,因为跟他一起朗诵的是个有一半东北血统的小姑娘,她的普通话已经很好,感情更是细腻有层次,为了不让偏偏拖小姑娘的后腿,我在家扮起了小姑娘,我乐意当小姑娘,那天我穿一身白裙子,在家光着脚,转着圈,慷慨激昂地和儿子朗诵诗歌到半夜。那真是一个愉快的夜晚。
制作诗集的deadline也逼近,第二个夜晚,便是偏偏独自创作的夜晚,还好周天那天,杜某人诗兴大发——他当时扯了个本抓了只笔就让我们让开,他说“我杜某人诗兴大发,通通闪开”——那天他一口气作了八首诗(如此地高产,真是,乾隆都忍不住坐起来为你鼓掌呢)
在我看来,他的写诗天赋几乎没有,但是绘画天赋却是真心赞赏,我很爱偏偏画的画。很爱是因为偏偏没上过系统的绘画兴趣班,就幼儿园和小学熏陶的那点绘画知识,支撑他创作各种手抄报,画作。庆幸他没被框架束缚,他对美有自己的理解。但这话大家就一听,极有可能是一个老母亲的自我安慰,本来我也是外行嘛,看不出门道,只看个热闹。
赶工期、略显潦草
作者偏偏
作者偏偏
作者偏偏
作者偏偏
作者叶圣陶
作者顾城
作者卞之琳
偏偏妈妈誊抄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