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从自己的公众号转过来的。)
我其实并不知道今天是世界诗歌日。
我可能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个节日。我这么一说,或许你就会知道,我其实并没怎么关注诗歌。
虽然我每个月都会跟着新童诗(公众号)的征稿去写诗,有时被选上,大多数没被选上。
对于儿童诗,有深刻的印象,便是第一次当妈,总被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说出的话“惊艳”到,顺带引导,她写了那么几首有趣的诗。
这并不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厉害,或者自己引导的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引导孩子们读诗和写诗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灵感。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才离诗歌最近!
比如,早上妹妹去上舞蹈课,我和小午各字翻书。正巧我翻到了苏东坡的诗,还有更巧的是昨日春分,今天正下雨。虽然不是夏天的雨,但窗外景致大致相吻合,于是我就让小午和我一起读诗、看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窗……
小午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我便和他聊天。突然想到新童诗这个月主题“影子”,便问他:说到影子,你会想到什么?
小午一会儿认真说着,一会儿钻到桌子下面,躺在地上看着我。我一边修改自己写的诗,一边随口问这。还真是,他说了好几句有趣的话。
影子,
遇到亮光
它就活了
遇到黑暗
它就死了
我把他的话写下来,配上图,告诉他,这就是诗。
小午开心地看着我笑,然后越说越来劲。
我一共记录了四首“诗”,都认真的配上画。只是希望他能喜欢。
在妹妹去上舞蹈课之前,他们还读了《日有所诵》一年级开头的几首诗。这本书是我拿出来拍给老同学看的。昨天我向她安利几本关于儿童诗的书,书正好放在桌子上。
他们到了可以一起读诗、说诗的时候了。
虽然有人觉得孩子只要会说话,就会写诗,但我觉得“有意识”读诗写诗还是这个时候吧。又或者,是我觉得“是时候”了。
确实,小午曾在两岁多的时候说过最有诗意的一句话:
妈妈,
太阳进来了,
可是,
它没敲门。
不过是一句话,我按下了“分行”,算不得诗吧。可我依然印象深刻,被这样的句子滋养着。
有朋友私信我,怎么给孩子古诗启蒙。像我这样随性又缺自律的老母亲,肯定不会有什么“启蒙计划”的。
心情来了,一起听和唱古诗。如果能应景最好,不然我自己也没读过几首诗,怎么“启蒙”?孩子们如果会几首诗,一定是学校里教的。
也曾和孩子们一起用思维导图画故事,那更是心血来潮的偶尔为之。
更多时候,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儿。顺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罢了。
非要学我做笔记,那就帮我写个日期吧。
因为我也觉得,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之前,多数孩子正处于“诗兴大发”的黄金年龄,不可辜负!
苏东坡他爷爷对苏旬读书一事一点都不着急,所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那是他有了苏轼这个儿子,才开始想要勤奋读书。据说他科考不顺是因为没有写诗的童子功。
写诗需要童子功。
但是苏轼却从来不逼迫自己的孩子读书。换做在现代,我们发现孩子不如自己,估计要焦虑的秃顶了。他并不因为自己会写诗,就逼迫孩子一定要会写诗。
余秋雨在《中国人的文化课》里,说起宋代,第一个文化人就是苏轼。而苏轼自己一生坎坷,幸亏没有“望子成龙”这样的愿望,不然他估计命运会更坎坷的。
我说这些,不过是突然的联想。大概和这几日看书、听书有关。想表达的就是:没有什么是非学不可的。
对,诗歌虽好,却不是非学不可。
如果我能做什么,那就是我自己真的喜欢。若有便宜可捡,就是顺便影响孩子一段时间吧。
来,读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