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动态图标是标配!
标题简洁明确,感叹句增强情感。
开头的视频中所出现的人物与地点,十分显眼地,将每一个学院对华中师范大学的热爱和敬意传达出来。
视频中人物的动作承接,十分自然流畅。
语言的表述简洁,却又饱含深情。

对于校庆而言,视频,所展现的每个元素必须具有代表性,象征性,各个学院的祝语形式相同,行为动作连贯,也体现,该学校的团结,执行力强。

边框为红色,因与国庆日相近。祝语则求稳妥,未有过分创新。否则,与末尾处师生祝语冲突,导致喧宾夺主。
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主体大楼全貌,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构图主旨和元素须相呼应。
在明年的校庆时,此图相当于门面,须由摄影组和技术部门合力协作。
此后转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史和历程。
此处为推文重点之一,对我们明年的校庆推文具有一定的模范性,提供了相应的样本。因而,我会对应分析其适用性与可行性,及其,我们将可能面对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最重要的一点 口吻

对于母校尊称用您,以携手的方式回顾历史
语气充满着尊敬,字里行间中则满溢出爱戴等诸多正面情绪。
指处推文的笔触柔美纤细,仿若描绘画卷。
笔触着重于几次重大转折,将其磨难之旅轻柔拂过,转眼便至新中国成立。
图片的选用也使人眼前一亮。武理的校庆推文可在此处细心揣磨!

它抛弃了常用的,近乎全屏的史实纪录照片!相反将手绘之照与历史本片相结合,竟创造出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帮我们全部选用历史照片时,因其技术问题,总是会对我们的感官,造成一丝影响。而且会造成审美疲劳,而手绘画片的加入,则淡化了那过分浓厚的沉重历史感,却使读者更能理解本校历史。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其达到了效果远甚于单一者。



新中国的成立必须要提,是所有学校的转折点

华师也经历过三校合并,而他们使用一张自己描绘的画来展现。

武汉理工作为同样是三校合并,这一段历史也必须描绘出来。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画卷!有时过多的文字,只会使人厌烦。
改革开放前后也是一个点,前后的转变,名人的题字或题词,会为校史增分不少。


可以把武汉理工的底蕴搬出来了!!那些老古董们的照片可以出来溜达了!
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学校的真正瑰宝,是历史的见证者!因而,通过他们,阅读者们将会感受到她的悠久历史底蕴和内含!
查找资料或亲自拍摄不失为良好的解决方案
在简述完自己的重大事件和历程后,几次重要的庆典必须要提,学校的荣耀可以在此处展现!
不过我对武理的记录保存状况持怀疑态度


如我所言,华中师范在接下来,展现出他们的所获荣誉和冠冕。

在回顾往昔与荣耀后,接着便是展望未来。校长的讲话,和华师人的十大寄语,共同描绘出一幅崭新而又璀璨的蓝图!

接下来的重中之重,那便是师生寄语。我们自然也会有签名墙之类的,但是如果要创造出新意,还需共同讨论。
配图配色与祝语文字的对照,意境的共同营造,是文案与配图的共同成果。

红色自然会是大部分图片的主角,不过太多只会使人厌烦。华师的配图,巧妙的避开了这一尴尬的问题。不需要每幅图都是大红大紫之类的,在其间穿插两至三个校园美景之图,就可以更好的让读者了解本校,而喜气之氛围也更好的融于其中。比较高明的手法。


我觉得动图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嗯
首与尾的视频,相互对应,相互照应。使其主旨更加升华,饱含的情感更加丰满。使人不由自主得想大声说出:“我爱你,华中师范大学,我的母校。”ps:(感觉好羞耻嗯)

最好再来点校友祝愿!或者是最后,以五湖四海的校友祝愿为结!岂不美哉!
好了好了,既然是校庆,就要发福利嗯
官方微信微博的评论区域必须做好嗯,可以选择热评,再来几次抽奖嗯,调动大家的积级性

希望这一份分析能够为我们明年的校庆带来帮助。
然后写一段文字吧!
以时间为旅,回忆往昔乃是艰险荣耀之路,展望未来乃是崇高无尽之旅!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地。没有哪一条路是通坦大道,只有相信自己,坚守本心,无畏艰险武理工人的璀璨未来就在明天。
pps:朕要累死了嗯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