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么原因,我的简书不能公开发表文章,一直提示内容违规。自己检查了好几遍,政治正确,三观正,也没有什么低俗恶俗,就是不能够成功发表。在网上搜一下,有类似问题的人还不少,也没个像样的解决方案。倒是在这个搜索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简书定位为专注于创作,有很多人在分享关于创作和发表的经验。除了一些诸如叙事技巧之类的创作干货,阅读量过万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如何变现”这个主题。
变现是现在的热门词,什么都可以变现。你的声音 你的相貌,你的才艺,甚至你的伤疤,都可以通过网络的风口变成热乎乎的钱。文字变成钱,当然也是极大的吸引力。我自己最初就是冲着文字变现来到简书的。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很多作者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只是为了变现而写的,大都没有成功。能够实现可观收入的写作,终归是少数,很多在简书上坚持下去的作者,都从最初外求的浮躁功利,回归到内求的沉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表达自己,整理自己和提升自己,是坚持写作的核心动力。公开发表,是为与他人的生命进行链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管你的阅读量是多少,哪怕只是个位数,你也能够知道,自己不是一座孤岛。心理学中有一个叙事疗法,将文字清楚的指向疗愈。是的,除了变现,写作还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疗愈。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足够的坚持,和一定的技巧支撑,但最难的部分,仍然是心灵的打开。敞开自己,用文字袒露心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能会经历对自己诚实与否的考验,和来自他人的恶意。
法国作家克洛岱尔的一席话,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恐惧:我写作的时候什么也不怕,因为我什么都不想,什么人都不想,更不去与什么东西比较,我所写的一切都来自心中,我总努力最大程度的接近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真心我之所以写作,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对我来说,写作是不可缺少的吗?我翻出了自己10多年前的一个笔记本,被冠之以“创作手记”,时间跨度是从2004年到2010年,寥寥几篇,写满了试图创作的挣扎。现在再次启用,时间已经到了2019年,整整15个年头,当初的那种焦灼不安,已经平复了许多。可是,仍旧是忐忑的,是犹疑的。写作,这么多年来一直时隐时现地萦绕在我心头,可我仍然无法确认,它到底是不是我的命中注定和不可或缺?
想太多是一种病,得改。既然再次开始了,那就继续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