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中转站的那对老夫妻
去城东的公园散步,必经过路口拐角处一垃圾中转站。垃圾车将城内生活垃圾收集运到这里进行消毒、粉碎和压制,然后再由专门的垃圾车运到更远的垃圾场进行精细化处理。
管理中转站的是一对老年夫妻。老头75岁,老嫲嫲72岁。不过,两人看上去并不显那么大年纪。
几乎每次路过,都能看到老头坐在中转站旁那破旧的单人沙发上,从茶壶里不紧不慢地把水倒到茶碗里,悠闲地一碗一碗地喝着。有时还眯了眼,手脚并用不停地打着节拍听“老年乐”里反复播放的豫剧《打金枝》或《花打朝》。
永运忙碌的都是老嫲嫲。脚上穿了一双粉色的水靴。她说这是从垃圾里捡出来的,五成新,半旧不旧的,没破,正合脚,就是颜色有点鲜艳了。老嫲嫲先是把从垃圾车里散落的垃圾清扫到粉碎压缩器中,再合上墙上的电闸粉碎压缩刚刚运来的垃圾。然后再用从旁边厕所里接出来的水管冲洗一遍地面。有时车轧的太实冲洗不掉的垃圾就用她那粉色的水鞋蹭掉。
中转站站长兼员工都是老头一人,固定工资一月一千一。老嫲嫲纯属编外人员,不拿工资。老嫲嫲说老头子有高血压的毛病,到站上来是为了照顾老头,怕他累着了别再犯下什么别的毛病,毕竟也是70多的老人了。她算是随工家属。除了替他干些站上的活外,平时还给他做做饭洗洗衣服。
老头喜欢清静,不愿意在老家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他们各自成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女甚至孙辈。家里杂七杂八的事忒多,虽然儿女们也都算孝须。老头说出来清闲清闲。 出来之前,老两口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地里刨食流血流汗地为孩子们成了家,“离家出走”是为了过过自己的生活。老嫲嫲挺健谈。老头偶尔也插说一句,或是给老嫲嫲来一句:别胡扯啰!倒也没有真正阻断老嫲嫲的意思。
老两口日常三餐都挺简单。一千一的工资用来三餐开支和老头喝茶还能有些剩余。老两口不喝酒也不抽烟。倒不是专门为了省钱。老嫲嫲说吃糠咽菜的肚子,盛不下大鱼大肉。偶尔买点肉来也是为了吃吃菜的肉香。老头从来不过问钱的事。工资发下来都是老嫲嫲保管并开支花销。剩下的钱多用来过年时给孩子们发发红包。此时老头也是一脸得意的说有钱烧的你。
中转站的活下午相对清闲些。因为垃圾清运都是在早晨。老头有时下午就到二百米外的水渠去钓鱼。鱼杆是老头用根长竹杆自制的。钓钩是用别针弯成的。渠里其实也没什么鱼,有也只不过手指大小。有时一下午也钓不来一条。老头常被坐在一旁的老嫲嫲取笑。老头总也是那句你能你来钓的反击。
老嫲嫲喜欢逛商场。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穿上那件小碎花的上衣和花条的裤子,还有花30元买来的放血甩买的老年布鞋。老头虽有不满但也总是跟在后面,嘴里嘟囔着东看看西瞧瞧。同样也是一身的干干净净。用老嫲嫲的话说别让人家笑话咱。到商场里转转逛逛,看看没见过的东西,长长城里的见识。
老嫲嫲说再待一年就必须回家去。虽然老头子一百个不情愿。老嫲嫲说在外边也不是长法,一是人越来越老身子总有不听使唤的时候,万一有个病有个灾的该怎么办。再说老在外面待着,儿孙们也不放心,别让他们老挂念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