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游客氧气瓶遭关闭:玩笑也要有底线
开玩笑是一个拉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百度百科对于玩笑的定义是:“开玩笑,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逗别人,双方都能接受为宜。也表示骄傲,肯定语气,也用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当做儿戏。”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双方都能够接受”,而非“儿戏”。倘若把玩笑肆无忌惮地开在旁人身上,那不仅不会给人带来幽默乐观的情绪,反而让人厌烦。
前两天是中秋假期,很多人都出去旅游。旅游是一个开玩笑的好机会,然而在菲律宾旅游的俞先生就遇到了恶意的玩笑。俞先生是一名潜水爱好者,在和几个朋友潜水的过程中,被一个同行潜水爱好者关闭了氧气瓶的氧气供应。水下十五米,这个数字看起来不是很大,然而对比一下,十五米约等于五层楼高。在五层楼那么高的水下失去氧气,身上还背着大量的设备仪表,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简直像是在生命的悬崖边摇晃。好在同行的潜导及时发现,否则俞先生这一趟菲律宾潜水之旅将变成他最后的回忆。据了解,这名关闭俞先生氧气瓶的人,在俞先生恢复供氧后还第二次尝试关闭氧气瓶,又被同行的潜水员阻止,其居心不可谓不恶毒。之后他也曾关闭掉另外一个人的氧气瓶,并且在对方向其呼救时无动于衷。当被披露出来时,他的借口是“开玩笑”。
从法律上来看,他已然构成故意伤害的罪名。纵使他在微博、朋友圈、潜水爱好者群里再做出怎样的道歉,都无法改变他已经做出的伤害他人事情的事实。不会再有人找他潜水,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和他开玩笑。这样的玩笑,能够使一个人的信誉丧失殆尽。
开玩笑,一个令人发笑的借口,却也有很多故意做了错事的人在用。古往今来,开玩笑都是一个可以被原谅的行为。我过分了,是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线,无知者无罪,你应该原谅我。开别人玩笑的人也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讨厌的人。打着开玩笑的幌子对他人进行言语或是实际的攻击,这不是幽默而是恶毒,不是优雅而是低级,因为他认定了开玩笑是可以免责的借口。玩笑可以开,分寸是最重要的,过度炒作他人的缺点或是对开不起玩笑的人开玩笑,这都是一种失礼。玩笑并不是随意的行为。
我认为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够对别人的伤痛和疤痕熟视无睹。无论是给别人创造痛苦,还是将他结痂的伤口撕裂,都不是一个心智健全,修养丰厚的人应该做的。多少朋友因为一个揭伤疤的玩笑而分道扬镳,多少陌生人因为一个不合理的玩笑大打出手。我们应该懂得,不应该吧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个人,乃至社会都要遵守的道德“潜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