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一篇曾奇峰的《焦虑和孤独,和一个人不在场有关》,也正好处于这个状态中,就是带入了,为何许多文学者都是独醉或者醉于自己内心了。
因为,一个人面对生活中所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害怕中都是一个人多于有陪伴者。而这种害怕中,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是的。因为自己的灵魂和祖先先辈都在自己身后的,这个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勇敢大胆的自己,从小到大,最有感觉的事情。
从小到大中,那搞的破坏太多了,但是,比一般理解的情况相反,只是破坏后,都是自己受伤🤕的多,所以,自己对于成长有迹可循中多了很多不知道和知道画面。
而不是被别人记得各种各样的不好,被告状,让家人为难的,反过来又是挨打委屈,而是自己受伤后,默默地承受的多。
不想让家人担心也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也罢,就是自己舔着“那个伤口”,因为,每一次都是非常有着后怕的。
说真的,干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害怕的,反而一种肾上腺分泌激素的好奇心,赶着自己走去。不过,任何的一切责任就是百分百的承担了。
写着中,脑海里浮现出来都是很丢脸的,冬天,被鹅追的掉沟里,被狗吓的比别人弯路一走就两年,还有被猪直接扑倒……这些算什么事啊?
好动的被凳子摔下去,不老实的摇着门,一起差点掉进粪坑里,前后有两扇门,前面锁了,哭了一下午等家人来,说一句:后门可以出去的啊?
唉,成长中那个白痴状态直接性,就是智商低到没药救,还有初中了,直接煮饭,把水和米直接倒进没有当胆芯的电饭煲里……真的发现这个智障儿童,因为穷吧,没有钱送去“智障医院”的。
这些痴呆症,一直到自己愿意去做一个妈妈开始,就被激活起来后,真谓是为母则刚吧,那种超越的十几年里。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怎么做到的怀凝中,最后,知道了:那就是链接身心灵一体的能量。
也是这两年,在山城里,自己那份白痴状态又是一次回来,这个就是一种觉醒的两个方面吧。
从小就跟着自己灵魂共振,只是身体还弱小无助时,一直就是边做边去调整起来,通过书本知识和观察到的大自然物语,身体是随着年龄,是会长大起来适应周遭一切。
主要包括与灵魂指引方向前进,所以,一个个性十足的臭丫头片子,就是在人群里,半懂不懂的摸索着成长着。
而过程中,就是一直都有着外公默默无闻在,有着外婆的唧唧咋咋陪伴着,赶着长大。一静一动的击醒了自己内心深处声音,也有了一份平衡变化后看到。
一种独自游荡于红尘之中,周围都是父母之爱,却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个体,让自己茫然过吧,只是没有任何影响般。
我与自己呆着就可以了!
这份呆着就是真正能源储存空间和时间,让自己最后懂了,每一份爱的依赖都是有条件的,因为,大人眼里那份喜悦,都是来自觉得很好的一面。
这个世界为何如此呢?当然,这里是混肴一起的原因,就如感性与理性的人事物的不分离,让自己知道了一些秘密般,最后,带来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此生无条件爱和无条件相信自己他人,因为,这样最真实和省事。
不会乱七八糟,别人做不到,自己做到就可以,一切责任百分百自己承担就可以。因为,过程中非常地喜悦、快乐和幸福,不用花任何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怎么才是不相信的,怎么才是别人多心的……
我只管锻炼自己承担能力,越来越强大就可以了,永远都是初心不改,就没有任何纠结发生,扰心❤受伤🤕后带来的内耗。
本来,人就是有着熵减定律的,所以,笨蛋就是这样,也有着外公的话:吃亏就是福。一直指引自己内心力量,今天懂了,这个就是最美好的修为,修成世界本就是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自然而然。
想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