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会,从第12章“平凡的奇迹”开始。以12章的最后一段作为本场读书会的开场,引用书中的话说,“享受生活就是欣赏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象着他应该怎样,生活本身自然会呈现出他的不同凡响。”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卓越,是因为我们经常以孩子的优秀为自己的自豪,以孩子的失败为自己的挫败。我们很难把自己和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经常对孩子的控制与干涉,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因为不信任,我们剥夺了孩子去独立探索,以及他们自由的同自己相处的机会,所以很多孩子从来没有真正的想过自己喜爱什么,他们总是被各种课外活动淹没,被各种辅导班填满,很少有时间去倾听和了解自己的心声。
我们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而希望他们处处拔尖儿,因为我们喜欢那种骄傲的,在大家面前宣布自己孩子优秀的那种感觉。我们之所以如此强烈的希望孩子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渴求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被承认的感觉,这说明我们本身是缺乏安全感和自负的。
希望孩子出色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前提是即便孩子平凡无极,我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如果我们拒绝接受孩子的平凡,就等于教他们沉淀于生活的夸张里面,他们就会相信,唯有卓而出众才能赢得掌声与关注,于是便会不断追求更大更好。相比之下,如果孩子能理解平凡的价值,就会对生活本身安之若素,他们会欣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灵与他人分享微笑的乐趣关心他人的权利,这一切都始于父母的教导。
接着我们回到了第6章“生活的智慧”,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状况,体现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世界观建立在外在世界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令人费解的事物释放出的不可控力量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把生活看作是寻求真我旅程中的一个精神伴侣,生活中的一切境遇,都会在为精神的净化提供条件。生活是一位智慧的导师,他乐于向我们展示更高层次的自我,还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养之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生活的美好是固然的,他能反映我们内心的美好,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生活,而是在互动中接受生活的经历。
生活是要去体验的,而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更不允许我们三心二意,尽管我们有意改变未来,但若想觉醒的生活,就得随着生活的展开去体验当下,而不是总想着改变他,把握好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当下一次经历来临时,我们就有能力去提升它的质量。
今天的读书会大家谈了很多,有人还因触动到内心而流下了眼泪。最后以第6章的末尾段落作为本期读书会的总结。“我们能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教育莫过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展现一个觉醒的自我,要想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接受现实,这样的教诲就是巨大的馈赠,带着这样的想法,孩子会永远把生活当做朋友,即使在处境严酷的时候,他们依然相信一切都有美好的用意,当他们发现所有的经历都会让自己获得更多觉醒,并帮助自己的成长,他们就会更加善待生活,把它视为亲密的伴侣,最终走向个人的完善和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