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的几年,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都是过着集体生活,个人的用度几乎花不了什么钱。每个月发的那些工资,虽然不算多,却也是够自己零用的,多少还能有所结余,以至于还产生了经济独立的幻觉。
这样的幻觉并不会持续太久,当身边的人都在考虑买房时,我也被他们说的有些心动。可是,毕业后的几年,自己并没有攒下多少钱,总觉得自己不差钱,在各种花销上难免大手大脚。不知不觉中,钱财就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临到用时方恨其少。
和许多人一样,在买房的现实面前,不再抱有经济独立的幻想,只能求助于家庭。自此以后,再也不敢随便乱花钱,总想着留些以备不时之需。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慢慢增加,但家里的开销也与日俱增,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经济上虽然还能自给自足,但再也不敢标榜所谓经济独立,一来有了 “前科”,二来未来会如何,没有谁能够知道。
经济不独立后的这些年,我慢慢从一个追求品质的男孩,变成一个差不多就行的男人。这期间,既有被动接受的成分,也有主动适应的意味。刚开始也经常抱怨,后来慢慢学会了接受现实,并开始关注内心的自我,学着控制自己的欲望,逐渐摆脱了人靠衣装的青涩与稚气。
除此之外,经济上的不敢独立,还像一根鞭子,时刻提醒自己人要上进,生活不能得过且过。至少,对待工作要有态度,不能随大流,要向工作要绩效、要成长;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在心里埋下了 “为自己打工” 的信念,解决了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值钱,业余时间也就不能拿来随便挥霍,总得往自己脑袋里装点干货。这样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减少消费性支出,还能省下精力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去追求更高级的人生乐趣。
凡事有利必有弊,经济独立也是一样。对于多数人而言,更残酷的现实可能是,我们这一生都在追求经济独立的路上,却永远触碰不到它。这也没什么,至少可以多想想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尽量把坏事变成好事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