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而无用的微信收藏
删删删
说是要整理下手机的内容,随机先从微信的收藏开始,又是经历了一个“从一开始挺严谨的在PC端每一条都看一遍生怕漏了什么”到后面“换成手机上批量删除”。
怕是收藏几千条,内存都占满了,但看过的又有多少?
有重复收藏的,有雷同的励志,还有看标题就可以了根本不值得点开看,还有杂七杂八的各行各业的信息.......
删了整整一天,也才删了一大半吧。
真的是用血的教训验证了有些推文每年都发一遍,2017收藏过,到2018怎么还这么似曾相识,2019了简直觉得还发出来不要脸。例如这篇““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同一天我收藏了两遍。
还有太多的标题党文章,“深度好文”、“一文读懂xxx”、“xxx告诉你,”.、“.......颠覆.......”、“互联网.......”、“什么什么本质......”、“什么什么改变你一生”、“震惊!xxx”.....毫不犹豫删掉。
一开始只是朋友圈或者公众号的文章收藏一下,自从有了“看一看”,又变成了刷“看一看”,手指只会点收藏。
一条条点开,有一些公号已经注销或者转移了,有一些文章已经删除了,而,还有一些,年代久远,放到今日,要么已经实践了,要么已经没有价值了。
总想着,先收再看。
总想着,总会用得上。
却,因为长时间不用,变得毫无价值!
从这些收藏中,自省:
- 以量来填补时间,体现的是空虚。
- 以量来充盈,掩藏的是自己的无知、懒惰、不学习。
- 借此逃避。
一直删,一直删,跟当下的自己没有关系,就舍弃。跟那些累赘,说再见。
知识,当下检视,当下学习,才能产生价值。
感悟
塞满了内存,进不了脑袋,跟填不了内心。
“如果不阅读,你的认知就只能由你的朋友圈来决定”。 -- 蒋方舟
收藏里有5年里的信息,真的通过这一次删删删,看到同样的新闻或者类似的标题,年年都出现。朋友圈,也不过是一个看新闻知世界的地方,不是深度思考,而且大部分信息,根本不重要。
这些天我几乎不看朋友圈,好像我也没错过啥,也没有啥重要的跟我有关系。听起来,好像有点空虚寂寞冷。哈哈!但其实我还真没这个感觉。反而,觉得有了久违的安静,专注了自己的事儿,在自己的节奏里。
以前嘛,跟赶趟一样,什么都收藏一遍,生怕错过了什么。多,而无用。又不看,自己也不是专业人士,看了也用不上,实践不了。
这背后,不过是信息爆炸造成的知识焦虑。
终究不是自己思考过的知识,知道再多也没用,转化不了。
不如精简成一个课题/话题,认真搜索一遍,学一遍,最后输出文字。
---分割线---
昨天没有打扫,但是今天又坚持了。猫毛比平时一天一扫的时候多了不少,不过灰尘不多。坚持,我是保洁小能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