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经多次退稿之后,迎接我的便是整夜整夜的失眠和焦躁不安。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快废了,每天蓬头垢面,没有一点精气神儿。我不断进行着自我安慰,朋友也打来电话安慰:不是你写的不好,是没有遇到伯乐……听了很多这样的鼓励的话之后,我好了很多,至少心里没那么难受了。然而,直到我遇到一个人,我才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限制了我们,让我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焦虑,去寻求安慰,而不是去看书,去尝试,去努力?
你被同化了吗?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一个公众号文章写得还不错,我便加作者为微信好友。刚开始加他的时候,我是想着和他聊聊,取取经什么的。然而事实是,我加了他之后,就没跟他说过一句话。因为我在看了他的朋友圈之后,瞬间觉得,自己不去努力,跟大神聊再多,又有何用?何况,我是真的走投无路,山穷水尽到坚持不下去需要别人指导了吗?并不是。我只是变相的在寻找安慰,变相的去逃避刻苦,逃避努力。
从他的朋友圈来看,他去了日本,去了俄罗斯,目前正在美国。而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地结果。其实,我也曾想出国旅行,然而当所有人告诉我不现实,再加上我自己懦弱又懒惰之后,这个想法,就被彻底埋没,不再提及。而如今,就是我微信好友里的这个人,他实现了我的梦想。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就因为我是农村的女孩子?就因为我是二本大学的学生?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被自己生活的圈子同化了。长期处在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压力,大家都是快乐至上的圈子里,我变得“自甘堕落”。我甘愿在期末的时候考个擦边过的成绩,我甘愿在最该努力的清晨呼呼大睡,我甘愿在最该出去走走的年纪成天窝在家里看剧……而这个时候的我,表面上看起来是快乐的。然而,当我静下心来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的内心开始不安定,甚至焦虑。而大多数人这个时候则不想难为自己,不想让自己处于那样一种不安定,于是倒头睡去,明天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在往后的日子里会刻意避免去窥探自己的内心,直至自己真的麻木。这样下去,毫无疑问,你的人生格局当然不会大。
你所谓的做自己就是自甘堕落,自我麻痹?
现代社会是个讲究自我的社会,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开心就好”“做自己就好”这种说辞。然而我想说你真的做自己了吗?还是你所谓的做自己就是自甘堕落,自我麻痹?又或者你所谓的做自己就是在自己做出一点可怜的努力之后两手一摊,告诉自己我努力了?在期末考一塌糊涂的时候告诉自己,大不了补考,然后腆着脸说开心就好?那我倒想知道,补考真的让你开心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变相的自我麻痹,自我安慰?就这样,你也好意思到处说做自己就好?
真正的做自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是竭尽所能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成为生活的奴隶之后,依然不去努力,不去争取,却还一个劲的自我安慰,自我麻痹——做自己就好。而我想说,那个活在自我麻痹下的人,才不是你,真不是你。
你是不能成为下一个王宝强,但你可以成为下一个你自己。
总有那么一些人,成天渴望平凡。其实我想说,你本来就很平凡啊,这还有什么需要渴望的呢?难道你比宇宙万物还要耀眼?还是说你所谓的平凡就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事实上,如果可以,没人愿意成为埋在土里的夜明珠。然而每当你努力想要从土里爬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声音在你耳边说,不要挣扎了,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王宝强的,而你想想觉得甚是有理,以至于到最后你还是没能从那土里爬出来。
何况,我们干嘛非要成为下一个王宝强?干嘛非要成为下一个莫言?我们干嘛不成为下一个我们自己呢?事实上,我们的确不能成为下一个王宝强,因为王宝强就只有一个,不可替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自己,同样不可被替代的自己。
言而总之,不要让思维囚禁了你。
作为大学生,我们暂且不说报效祖国之类的话,当下的我们,最该做的,便是大胆的,狂野的打开自己的人生格局。而不是整天打着做自己的口号自甘堕落,末了还说,开心就好。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我们两手一摊不作为的理由啊。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有底气说哪一件事是我竭尽全力完成的,就连高考也不是。
而如今,我想,我该做点什么了。就算到最后,我也没能成为那个我喜欢的自己,但是至少,我可以诚实的面对自己——我竭尽全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