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风浅浅

说起红薯大家都不陌生,山药面是红薯擦成片,晒干后磨成的面粉,饸烙就是用红薯面做成的。夏季的时候吃饸饹的时候多一点。
去年冬季的时候,一个堂妹给了我几斤纯红薯面粉,今天我试着自己做红薯面条。
红薯面和白面的比例在我心里是没底的,我按照1:1的比例进行和面,并且在面粉中加了一点的盐,和好面后,就开始在压面机上压面,今天可是费劲喽!
这个比例看来是不合适的,面不但不劲道还很松散,一句话这样根本就压不成面条。我马上调整了面粉,加进去很多的白面,才能压成面饼,最后面条压成了。这是这辈子我第一次做这样的面条,但心里还是没有底气,不敢保证煮面条的时候面条是不是会断开。
怀着一份忐忑的心开始煮面条,看来还不错,面条没有断开,这下我放心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会调整比例和面。
当煮好了面条,就开始吃中午饭,我很享受中午的阳光,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吃饭很惬意,吃着红薯面有一种久远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羞涩的,但是心里充满了渴望。

记得刚结婚的那年,爱人带着我回他外祖母家。外祖母的生日是阴历五月初八,我们四月初八结婚,也就刚好一个月,第一次回他外祖母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外祖母是把爱人从小带大的,那种感情就像我和我外祖母的感情一样。
当时我们两个骑着自行车去的,小城距离他外祖母村大约有六十里,还好都是柏油马路,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村子里。
村庄比我娘家离小城还要远,虽然说是山庄,但这里的道路还是畅通无阻的,沿着一条大路通向村庄,村庄的正中央是一条流淌的小溪,小溪里的水很干净,小溪距离正常的路面要有四、五米深,看着小溪总有一种岁月悠悠的感觉。
到了外祖母家,我这个新媳妇总有些陌生,和他外祖母家的人不太熟悉,但家里的人却是用最高的礼节接待了我这个外甥媳妇。中午家人在大铁锅上烙饼,用自家土地上产的金黄小米熬了小米粥,炒了许多种菜,在当时的村庄这已经够丰盛了。
家里的嫂子这时端来了红薯做的饸饹,说实话我当时非常愿意吃这种饸饹,在家乡我很少吃到这种纯红薯面做的饸饹,如果是在熟悉的地方我会不假思索地说自己吃饸饹,可今天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山庄,而且是新媳妇,我是不会说出自己喜欢吃饸饹的。
看着很想吃的饸饹却没敢开口,这时嫂子把饸饹端上餐桌,我羞涩地瞅着蒸好的饸饹但是没敢动筷子。一直到走出这个村庄,我才对爱人说起这件事,爱人说“真不知道你那么爱吃饸饹”
其实我是第一次看到蒸的饸烙,那种诱人的梧桐色让人一看就有一种食欲,而当时我这个新媳妇是很羞涩的,做客外祖母家里,又是外祖母的生日,我怎敢挑食!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觉那时的饸饹好吃,虽然自己一口也没尝过,但饸饹散发的味道还是满香的。
以后婆婆知道了这件事,就不间断地做些饸饹,但都是煮的那种饸饹面条,每次压红薯面条的时候,婆婆都会找借口说我喜欢吃。可我从来也没有问过婆婆和红薯面的时候白面和红薯面的比例。
今天自己小试牛刀,却感触深深,看来红薯面的面条是需要一定的比例才能做成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做成一次那种蒸熟的饸饹,这种饸饹让我想念好多年了。
这种蒸熟的饸饹是先用红薯面蒸成饼子,等饼子蒸熟后,直接压成饸饹就可以吃了。这是后来我听年岁大的婶子给我说的,可我一直没有做过。
岁月总是让人怀恋旧时光,怀恋过去美好的日子,有些日子终究是有遗憾的,而那些遗憾的岁月既使能以一种方式填补回来,也终究回不到当时的那时那景。

…………
图片有的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