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简友广场想法
千秋万业也需家庭养老:筑牢养老根基,共筑和谐未来

千秋万业也需家庭养老:筑牢养老根基,共筑和谐未来

作者: 书香门弟 | 来源:发表于2025-05-11 15:50 被阅读0次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家庭养老虽看似微小,却如基石般支撑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古往今来,家庭养老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从历史深处走来,它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生根发芽,“孝”文化源远流长,“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等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家庭养老坚实的思想根基,塑造着无数家庭代际传承的温暖图景。

如今,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浪潮下,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一趋势带来的不仅是养老压力的剧增,更引发了对养老模式的深刻反思。在众多养老方式中,家庭养老以其独特的优势,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家庭养老,是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温暖港湾。家庭,是老年人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是他们一生心血的凝聚。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孙辈的环绕,尽享天伦之乐。这种情感上的紧密联系,是任何社会养老机构都无法给予的精神滋养。当老人在家庭中与子女围坐畅谈,分享生活的点滴,回忆往昔的岁月,那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他们抵御孤独、安享晚年的有力支撑。费孝通教授曾说:“家,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它给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也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在家庭中,老年人不仅仅是被照顾的对象,更是家庭智慧与经验的传承者,他们的存在为家庭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底蕴,让家庭充满温暖与凝聚力。

家庭养老,是降低社会养老成本的有效方式。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将养老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子女的责任。当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时,家庭养老可以有效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服务和交易费用的支出。这对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反馈模式,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的过程,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养老方式。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家庭养老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未富先老”的现实困境,使得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我国在经济尚未高度发达时就迎来了老龄化社会,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使得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养老资源的紧张局面。

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21”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独生子女面临着赡养四位老人的巨大压力,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显得力不从心。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面对现实时显得愈发脆弱。

传统养老观念也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的发达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让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追求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使得家庭责任观念和义务观念逐渐淡化。一些人甚至拒绝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违背了家庭养老的传统美德,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农村家庭养老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是老年人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导致赡养脱离,“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在农村遭遇困境。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不仅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更承受着精神上的孤独。同时,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医疗、护理等服务设施,使得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让家庭养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构建完善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家庭养老政策支持体系。从家庭视角出发,制定并实施养老保障政策,坚持以家庭为本的养老保障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与“照料者”两个视角,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在经济保障方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促进老年人养老金良性增长,探索税收减免、照料者服务津贴、住房优惠等政策;在服务支持方面,推动现代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加强“适老化”改造,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在时间补偿方面,积极探索“时间银行”政策,增设“带薪陪护假”“定期探亲年假”“高龄照护假”等休假政策,让子女有更多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

社会应积极参与,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拓展家庭养老的供给范围,以社区居家式养老模式为依托,整合国家、社会、家庭三方资源。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引导,鼓励社会工作者参与家庭养老志愿服务,加强辅助家庭养老的队伍建设。培育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养老”等产业链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家庭养老照料者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为高龄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暂托服务。

家庭自身也应不断提升养老能力。多措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为家庭养老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升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就业困难的家庭照顾者开展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保障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在城市,坚持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扶持政策;在农村,通过以工代赈等措施提供本地就业机会。同时,提高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水平、素质技能与教育程度,全面增强家庭成员的发展能力。

此外,还应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家庭主体地位,重构以家庭为本的价值理念,赋予“养儿防老”新时代内涵。重塑孝道文化,从文化和道德层面厚植家庭养老的比较优势,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和感恩思想,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新风尚。

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庭养老始终是人类社会养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在当今时代,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政府、社会和家庭携手共进,完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为老年人带来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家庭养老这方温暖的港湾,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亲情的陪伴下,安享岁月的静好,度过幸福的晚年。

相关文章

  • 筑牢快乐根基

    什么会让你感到快乐呢? 是一杯秋天的奶茶?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是和心仪的人共进晚餐?是孩子期末考了第一名?还是拼个名...

  • 2020-10-27

    干部考核需筑牢“四大地基” wyyyaw 抓好干部考核,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座大楼,需筑牢“四大地基”。 干部考核...

  • 根基筑牢,上渐枝芽

    主业的崩溃,会直接击溃内心,副业和兴趣爱好不会在恐惧中发芽。 对于我来说,主业就是专业课的学习,副业和兴趣就是计算...

  • 筑根基

    文/一刀斋 平日根基不牢,临到比赛时便觉得事事砸脚后跟,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遗恨常有,而更改无期,乃是我的劣根性。...

  • 摘录: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有大作为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

    在万玮校长看来,筑牢信仰根基有“三德”“三心”和“三远”——重德惜才,德胜于才,德即是才;诚意正心,永葆初心,养性...

  • 关于真实

    世间万物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这位人也应该尊重真实说真实话,学真实实真是实才能筑牢根基,稳固元神健康成长 真实相对应...

  • 和谐养老

    今天回婆家了,公公婆婆都八十多岁了。 公公在六十多岁时犯了一次脑梗落了后遗症,两个腿行动不方便,所以就买了辆三轮车...

  • 2018-04-04

    坚持忍耐夯根基 包容谦卑筑广厦 风云万里何所惧 拨云见日罗万象

  • 陈文豪:掌握一带一路的核心,赋能自己横空出世

    整合万业资源,抱团发展,互相互能,引领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共筑共享未来。 这样话在这几年会听到的特别多。你不管参加...

  • 向上学习企业家精神,筑牢专家能力

    【标题】向上学习企业家精神,筑牢专家能力 【字数】713 【正文】 一个家庭出现新的生命,就意味着希望和未来,同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秋万业也需家庭养老:筑牢养老根基,共筑和谐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qp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