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虑到那么多,把73岁老母亲挑担子浇菜的视频发到了抖音上,热心粉丝的评论,让我又一次心情沉重。
是啊,年纪大的人在干活,年轻人却在拍抖音。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73岁了依旧在辛苦的劳作。
这73岁的老人是我的母亲,也是我老家大部分老人活生生的生活写照。
我很不明白,实在搞不清,七老八十的人了,到底为了啥?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干活,太阳下山了才收工,吃的最差的,穿的最便宜的。
难倒他们仅仅是为了有一口饭吃吗?
我不止一次的在脑海里思考,也多次问过父母,甚至请教过很多人。
他们的解释是:农民嘛,就是这样的日子,没有退休工资,辛苦劳作是他们一辈子都要坚守的生活。
于是我问,他们没钱花吗?子女对他们不好,不给他们钱吗?他们连忙否定了。他们告诉我,这个年纪的老人大部分都存了钱,每个月还有低保。
但他们还想再拼命地赚更多的钱。于是我提议,他们不要做了,几个孩子们每月给他们出钱做生活费,如果其他孩子不愿意出,我可以一个人承担他们所有的吃穿用,可依旧阻止不了他们把太阳从东头背到西头的劳作。
我在心里不止一次的想,难倒他们就那么喜欢干活吗?
有人告诉我,这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他们的共性,不干活了他们是有些难受的。似乎说得过去,我也接受这个观点,因此我同意了让父母干些活。
我建议,让他们把开垦的荒地送些给别人,他们种够自己吃的菜即可,如果吃不完每周就去卖一次,卖两次也可以。
我还给他们讲了年纪大,骨头脆,过度劳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后果,讲了万一不小心摔倒或者生病得不偿失的例子,讲了靠他们赚钱还不够塞我们牙缝的道理,还强调了不爱惜身体万一生病花的钱是他们辛苦赚的钱很多倍的道理。
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他们明白,这个年龄应以身体健康为重,该享福就享福,他们这种不顾身体,拼命劳作会让子女担心。
甚至我还反过来告诉他们,他们这样劳作,外人会认为是他们的子女不孝不管他们,会对子女的形象甚至工作造成影响。
我还特意拿出了抖音视频里的评论给他们看,给他们讲,他们好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答应我,把一些荒地送给别人。
我有些欣慰了,刚准备躺下睡个安稳觉。谁知,同村的那些同伴又来叫他们摘花椒去。
35度的高温,这么大的太阳,我顿时火冒三丈,但仍然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和那些同伴进行了又一次谈判。
我先安排他们坐下,再次给他们讲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讲了生病的得不偿失性。那些伙伴,还没等我说完,就巴理巴拉讲个不停,大概意思就是农村人就是这样,就是该过这样的日子,一辈子都得干活,不干活干啥呢。
我顿时火冒三丈,再次强压着怒火告诉她们,你们50、60岁可以去干,我父母已经73、75岁了,不能再干活了,并叮嘱他们以后不管做什么事不要叫我父母了,否则万一出啥事,我要怪罪他们,甚至还要找他们算账。
那些伙伴嘻嘻笑笑,我再次耐下性子,给他们讲了刚给父母讲的那些事例和道理,他们貌似听明白了,幸幸地离开了我家。
我知道,一辈子生活的环境和农民固有观念已在家乡这些人身上有了深深的烙印,那些年穷的时候,每个人为了不饿肚子,没日没夜拼命的干活,在那时不干活真的要饿死人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吃有喝,有房有车,干嘛还要那么不珍爱生命呢?我知道,想要一下子改变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有很大难度。
接着,我再给他们讲,做子女的担忧和心意,让他们明白道理,让他们稍微做些改变,也好让整个早上做了这么艰难的2场谈判的我有所安慰。
这次暑假,在家乡呆的时间最长,对家乡的了解也多了点,家乡人民的物质水平确实提高了,各方面建设确实做的也很好,但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依然停留在以前贫穷的年代,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每天喝稀饭吃馒头,顿顿面条加辣子。种的好菜拿去卖,吃卖剩下的菜。而且做一餐吃好几天。
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是错误的生活方式,无济于事。今天,我又一次辛苦地努力了半天,尽心劝他们了。不知道他们能否接受?能否有所改变?我知道我努力了,对他们的改变充满期待。
我期待他们从思想观念上改变,科学饮食,合理劳作,能稍微提高些生活质量,能为自己多想些,能享些福,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那就不辜负我今天这么辛苦的两场谈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