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写文章,到处宣扬鼓吹中年焦虑,请自觉食屎。
35岁以后怎么了?中年焦虑怎么了?岁数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为何要给它强套枷锁,满脸嫌弃?
这些年,成功学,狼性,铁血,裁人,跳楼,中年焦虑,各种狗血情节轮番上演。试问,对你影响真的有多大?难道过了35岁的普通人,就有罪吗?应该被遗弃吗?
著名的二八定律,注定只有20/%的人很成功,80/%的人会很普通。封神榜上的神仙很轻易的数的清,而芸芸大众却如恒河的星星。任何伟大事物的组成,都是由无数普通部件构成的。一颗螺丝钉,为什么天天要去担心飞机的坠落?就像神仙的烦恼,为什么要让凡人忧心。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才知天命。要知道,说这话的古人生活的年代,30岁的人,孩子要是放在现在,都在读高中了。而今,30岁还没结婚的人,大大的存在。自身都还是孩子,35岁,40岁,能代表就不行了吗?
中年焦虑之前传染最严重的可能是华为,马云也说过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可是大家要搞清楚,任正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的,马云是从什么时候带团队的。而全国,又有多少任正非,马云类的大人物?
中年焦虑,不应该是指人生,或者是指生活,当然,我也不是觉得大家应该安逸,应该碌碌无为。只是想告诉大家,平常心对待,所谓的中年焦虑,如今寿命普遍很长,百岁高寿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35岁,人生只过了三分之一,究竟有什么好焦虑?
古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当然也出现过杞人忧天的事件。但是,也是在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技艺,让现在的人都望尘莫及。
姜子牙80岁还在钓文王这条大鱼,我不知道他的中年焦虑,严不严重,如果严重,可能不到80,他就会被焦虑折磨死了。庄子思想深邃,一直到老都不恋庙堂恋泥塘,他的道德经,如今却往往被人当成成功学的秘籍,我倒是觉得有些可笑。
随便翻翻,从古至今,多少伟人,直到中年还过的一塌糊涂,但是也是从中年开始,人却开始了质的变化。变化的不是焦虑,而是成熟,成长。古今多少技艺高超的工匠,如果都习惯焦虑,如何能静的下心来打磨一件件绝世珍品?
今天所谓的焦虑,往往带有了极强的功利心,20岁的人,在想30岁人的生活,30岁的人,开始忧心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如今三十而立延后,四十不惑超前。很多人内心浮躁,殊不知,年岁的增长,是为了能力,心力的打磨,而不是让人恐慌。
曾经的正当壮年,年富力强,变成了如今的未老先衰,中年焦虑,不知是思想的退步,还是文化的传播出了偏差?
木静则寿,水静则清,月华蔽于阴而开于霁,月霁而清光发。人心亦然,本寂而虚静,虚静则明,蔽锢则昏。世人纷纭扰攘为欲利所驱者,内丧而外劳。岂寻常汩没尘利者之所知哉?故《易》曰:“君子以虚受人。”这段话是我最喜欢的。不求甚解,读之心安。
浮躁,焦虑,已经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与其终日焦虑,不如静候守心,顺其自然之势。君不见,35岁以后,中年焦虑的人群,毕竟自杀、崩溃的是少数。守心,不理流言,淡看江湖路,也许,又是一番晴天。
如果觉得自己成不了大人物,就要有小人物的觉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过好日子,让年岁成为没有意义的数字符号。那样,35岁以后,跟35岁之前,又有什么让你焦虑的了?做可做之事,成能成之人。
所以,不要再自己找不自在,继续在中年焦虑的悲观言论中沉沦自己。就像算命一样,给你一个虚无的假设,而你自己,却亦步亦趋的去找这个牛角尖钻,最终悲剧的只能是你自己。
最后,请天天宣扬中年焦虑的人群,可以去食屎,因为它没有营养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