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叔褪下狼爪之后的第一部片子是《马戏之王》,感官分化。
好的感官之一,是电影中的歌舞。
和之前的那部歌舞片《爱乐之城》相比,这里的歌舞是群舞,相比《爱乐之城》来说,有一定的人数优势。
人数确实是优势。因为可供展现的内容就会较多。比方马戏团成员的表演,夜莺的演唱等,变幻多端。而《爱乐之城》则只能在俩男女主人公上寻找素材做文章。
《马戏之王》的群舞之中,每个画面都极其丰富,让人目不暇给。有去过剧院看百老汇演出,人数不算多,舞美也一般,但已经能打动人,所以在屏幕上看这马戏团的群舞时,心中就想到,若有这样的马戏团演出,应当是会有付费冲动的。
并非很好的感官之一,是故事。电影嘛,总是去看故事的。
讲故事的规则是这样的,如果你坚持正确的东西,你就得到奖赏,你坚持错误的内容,你就得到惩罚。当然,这些坚持都是需要主角和配角来完成。
《马戏之王》中,团长大人和团长夫人的故事线要表达的是,幸福是什么?
团长夫人的价值观是电影要表述的正确价值观。只要和你们在一起,我就很幸福,团长夫人一直很快乐,即使没有钱。但是团长大人追求的幸福是好日子,认为需要大量的金钱才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这个价值观是有偏差的。
所以故事的规则就让团长大人遭遇了危机,让赚钱机器夜莺离开,使剧院大火,以此来让他大彻大悟。在团长大人这边,这个故事的进展很合理。
但是团长夫人则完全成了陪衬,她的正确价值观并没有任何意义,换个说法,若是团长大人不大彻大悟,正确的价值观就不能得到任何的奖赏。通常这种表演只需要一个花瓶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编剧是偷懒的。
《马戏之王》中,副团长和女团员之间的感情线所要表达是,爱情可以跨越一切。
小叶在看《马戏之王》的时候,前半段看得没什么意思,因为前半段除了讲述团长的崛起之外,还有一定的篇幅都是在说这个感情线。
在相当的时长之内,整个故事都没有什么冲突发生,以及一些不可逆转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了有些无聊的境地。老叶这样的能被歌舞吸引,小叶这样的就会觉得不是那么有趣了。
我们说副团长和女团员的感情线,他们遭遇的阻力是啥?社会的偏见,地位的不同。影片之中大多通过两人的自我挣扎来表现,外部压力仅仅是扎克诶夫隆的父母的两次露面。这样让大家对这个阻力的感受不是那么深刻。
倘若是说,副团长的父母见到他们俩在一起之后,过去扇个耳光,并欲将副团长驱逐(这个没花头,因为他从进入马戏团的时候就已经舍弃了自己的身份,得让这个代价更大,也要让大家能理解),母亲因羞愧要自杀,兄长之类的因冲动要杀死女团员之类的。这个就将冲突激化,也增加了感情发展的代价和阻力。
好莱坞有个说法,叫代价必须是死亡(职业生涯的,生理的,心理的),显然,在这个故事线里并没有。副团长的上流社会身份的死亡,是一首歌的时间就完成了。观众的感受也不深刻。
最后再说一下瑞典夜莺的故事线。
这个故事线其实是很值得深挖的,因为这个角色极重要,是间接导致团长破产,即给团长造成极大低谷的人物。
编剧给她安上的背景是孤儿,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底层人物。这个设定本身就是一种冲突,也能自然而然的和团长大人有共鸣产生。可惜,没有和团长夫人结合起来深度挖掘。
可能受制于篇幅吧?又或者我们所看到的是被剪的乱七八糟的版本?等导演剪辑版出来后再瞄看。
这个电影还有个底层人士的奋斗的故事线,主体是通过团长和团员们努力向上奋斗挣得自尊、家和社会地位,即被认可需求的故事。
这个似乎是最重要的线索,也应该是贯穿全片的主线。我们也确实能看到这种表达。
但都是点到即止,没有深挖。
套路是什么?好莱坞编剧有个三幕式结构,就是个大套路。
英雄本身并不想做英雄,而且机会来了之后也不想去做英雄,但是发生了极度重要的事情,英雄必须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故事开始推进。这个极度重要的事情就是叫PLOT POINT关键节点。
然后英雄不停的遭遇痛苦、受难和成长,这个过程不停的重复重复重复,直到发生极度重要的事情,将英雄和大反派聚集,进行最终决战。这个极度重要的事情,又一次出现。
最后收尾,一定要逆转。这个要看导演了。
思索一下,回忆一下,经典影片们,是否都是这个套路。
《教父》,他本来不要做黑帮的,拒绝无数次,也表达了无数次,也已经准备好了,但是父亲中枪改变了一切,你看,PLOT POINT来了。随后是各种事情的推进,各种成长,直到后来家族首领位置到手,开始了复仇的执行,终成一代教父。
虽然是黑帮,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他的无奈和对这个角色的同情,这就是套路的作用。
《拯救大兵马特达蒙》,开场战争吸引眼球,执行拯救命令就是PLOT POINT,不可逆转,也从此踏上英雄征途,过程之中反复痛苦和思索,找到马特呆萌,小子居然不肯走,是驾着走还是帮着守呢?当做出了帮着守的决定之后,PLOT PONIT TWO就到了,最后的决战就是守镇。
整个过程不停的拷问用7个人拯救1个人的代价,借此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一分钟都没有偏离过。你看,和这个《马戏之王》是不是完全不同?是不是更能吸引你的眼球?相信即便是换了二战背景,也会是一个好故事。
《马戏之王》没有按照这个套路来走,大家看得自然就不是很爽。所以,它在北美上映初期,口碑差,票房低。
幸好,它是个歌舞片。加上狼叔的形象向来很正,最终还是有了翻身的样子。
老叶业余看电影,有时间就欣赏美女。就这么点爱好了。
再来一张影片截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