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作者: Miss蒹葭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3:50 被阅读3次

据1992年的资料记载“正宗的太平猴魁产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没想到这种描述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产地近几年才刚刚通车,而且是单行道,公路崎岖,没点技术的真不敢上山,所以我们是把车子停在山脚下,然后搭村里的小班车进去的.

当地的茶农特别热情,在我们来的几分钟内,便泡了一杯猴魁给我们看,长达数厘米的猴魁在杯子里初次过水后发出奇迹般的深绿色,像海草,再泡,叶子慢慢转黄,汤色变成嫩黄色,闻上去一股奇香——说是兰花栗香的混合物,味道浓而滑!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在所有绿茶中,猴魁最奇怪——叶子奇长,采摘相对也晚,每年的4月20号前后才能开菜,不仅长相古怪,而且产量稀少,猴魁要生长在阴坡的山谷里才算好,而且要有一定海拔高度——但是又不能太高,重要的是,种植面积不能太大,周围要有松林、竹林为上,“那样猴魁的独特的清气才能出现”。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属于柿大叶种,与别的茶种截然不同,“别的茶是以小、嫩、新取胜,可是猴魁要等4月下旬采摘,都长到一芽三四叶了,才采摘,不过特殊之处就是,它一点也不老,当地茶农采摘的时候很讲究,要有芽,芽要大,制作好的猴魁是两叶包一芽,这点也特殊,因为它的芽和叶基本上长在同一水平线上,正好包住.”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猴魁的制作过程从采摘—拣尖(依照5-7厘的标准来分拣)—摊晾(摊晾5-6个小时,使鲜叶失去活力,也是青气减少的重要步骤)—杀青——理条(理条也是猴魁制作工艺最特别的一个步骤,也是分辨手工猴魁的标准,手工捏尖需要纯手工制作,上下叶夹着芽的方向,使其不会散开!这是是为什么太平猴魁有“猴魁两头尖、不翘不散不卷边的原因”.再是烘干,一般茶分两次烘干,但是猴魁要分三次烘干,这也是靠老一辈师傅们摸索出来的,烘三次,每一次细心地把茶叶梗里的湿气烘到叶片里,然后等一会儿回潮后再烘.这是个技术活,也是要有耐心的,一般人不愿意烘三次,感觉太浪费时间和成本.但是我们的猴魁人一直坚持这样的工艺.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好的茶叶不是靠炒起来的,而是一步步做起来的,你要知道好茶的渊源,茶人的匠心值得我们学习!走进核心产地,感受一杯好茶的渊源,是我所追寻的…………

相关文章

  • 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据1992年的资料记载“正宗的太平猴魁产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没想到这种描述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产地近几年才刚刚通车...

  • 太平猴魁的真假鉴别

    太平猴魁的真假鉴别--莫把布尖认 2007年太平猴魁做为国礼茶献给了普京。这些年太平猴魁茶的名气和价格一路飙升,与...

  • 太平猴魁 | 一盏兰香醉平生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而众生眼里的“绿茶之王”,当属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外形平扁挺直,魁伟重...

  • 茶中之魁”太平猴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彦村一带。传说,古时有位山民在此采茶,忽闻清香沁人,细细寻觅后才发现,...

  • 太平猴魁

    今天我们来聊一款珍惜绿茶太平猴魁太平猴魁。 其生长环境十分优越,为尖茶之极品,被誉为茶界的珍稀物种。 古有诗云: ...

  • 茶通古今(三十四)——大山深处的高贵公主—太平猴魁|億仝茶业

    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一带生产一种猴魁茶。 传说古时候,有个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没有回来,老猴立即出门寻找,由于寻子心切,...

  • 太平猴魁核心茶叶基地

    周春云太平猴魁核心茶叶基地主人,生长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国名茶太平猴魁核心产地-龙门乡,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茶制茶为...

  • 春之茶韵-太平猴魁

    ​ 在四川真正品尝过太平猴魁的人不多,名气不显;但是此茶是最早一批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茶的历史名茶,在茶界享有“绿茶茶...

  • 太平猴魁的故事

    这几期都是写茶叶的故事。说到太平猴魁,好几次看国内“高知”连续剧的时候,里面的大家族喝的茶就是太平猴魁。于是就对这...

  • 品茗记.太平猴魁

    尖平扁体味香醇, 传至猴岗后继人。 茶地精挑惟妙叶, 质承魁首有名珍。 (平水韵) 注: 清咸丰年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茶记之太平猴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c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