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雪伊人
—词曲系列—
月下妆台寂寂,云凝绣阁幽幽。可怜颦蹙几多愁,长夜抚筝依旧。
光景过了大半,风流亦是虚浮。不堪缱绻几时休,索性填词一首。
韵:词林正韵,第十二部
体裁:钦定词谱西江月柳永体
注:相思之情
文/冰雪伊人 —词曲系列— 月下妆台寂寂,云凝绣阁幽幽。可怜颦蹙几多愁,长夜抚筝依旧。 光景过了大半,风流亦是虚浮...
静静的子夜,谁用月光弹拨着离愁的心弦---题记 塞北的秋覆盖着涌动的心潮,澎湃的心绪在秋风中颤栗着,谁在塞...
窗外细雨催凉,樽前白露透霜。 钓城百里似在旁。残弓难朝满向。 偶来亭榭飘香,无边烟雨苍茫。 立秋更迭断愁肠,少年耄...
《西江月~秋思》 ——东邪之深 霜打残枝何故,风堆枯叶无聊。夜来孤月过西桥,想是闲情未了。 那日送卿去去,而今看雁...
西江月 . 秋思 细雨绵缠秋风, 明月玉笛擎宏。 花前月下隐行踪, 秋花风月映红。 月明秋色波动, 凭栏把酒临风。...
西江月•秋思(柳永体) 文/金文丰(宝鸡) 林海哪知秋晚。河山不解霜寒 莲花落尽菊花妍,红叶含羞妆扮。 露冷蘖枝凋...
岭上纤云闲澹,村前清涧纡徐。秋千架下立罗敷,回望斜阳归去。 四面野田澄灿,一池莲朵芙蕖。夕霞落处是苍梧,谁晓思君最...
孤月金樽空对, 独酌常使人醉。 轻拂高山付流水, 弦断可知为谁? 小轩前秋风起, 幽阶旁人凝立, 黯然为伊剪琴丝,...
黄沙漫卷秋月,月马人稀。前路昭昭西风,万里征程。天尽头,多歧路?人在天涯。君在窠里。旬雁阵阵秋风凉,披簑衣,斩荆棘...
疏竹虚掩残月,流光漫舞西风。 碧波谭中搅星空,败叶醉秋梦。 玉阶错染霜重,窗轩轻点雪琼。 欲语婵娟词又穷,雁塔室内悠钟。
本文标题:西江月·妆台秋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cfsftx.html
网友评论
一、诗有三要焉,曰景、情、理。
1、“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景也;
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情也;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情景交融也;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景情理三者具化矣。
5、作诗先学写景,再求情景交融,进而景情理浑然一体,斯为至境也。
二、诗有三阶焉,曰通顺、精炼、浑化。
1、同一作者,如孟浩然,《口号赠王九》:“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通顺者也;
2、《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夜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精炼者也;
3、《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浑化者也。通顺、精炼,如托盆举瓮,人力可求焉;
4、及于浑化,犹举鼎挟山,尤关天分神力,非强求所能必至也。
三、诗有三觉焉,曰直觉、错觉、幻觉。
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直觉也;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错觉也;
3、“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幻觉也。作诗能善用此三觉,何患不佳。
四、诗有三面焉,曰正面、侧面、反面。
1、同一以水喻愁,正面用之则为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2、侧面用之则为李涉“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3、反面用之则为太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词亦然,正用则为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侧用则为易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反用则为少游“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
◎●◎○⊙●,◎○⊙●○△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叶韵)
◎○⊙●●○△,⊙●⊙○⊙▲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叶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