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学的人都读唐诗,因为考试。
隐约觉得应该多读,应该体会更多,可是并非如此。
真正能够背诵下来的寥寥几篇,研究生时还立志要背诵唐诗三百首,抄写了几篇后了事。同时还想学习的有经济学,可惜觉得太深奥。说明一下,我读的专业是自动化,从未立志要把自动化学出个名堂。
毕业后买过几本唐诗的书,只是个人见解太浅,不管是故事,赏析,都不是我能理解的,因为对于诗句,没有基础。
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朗诵。
熊逸是我信任的老师,他通读各种书籍,古今中外,还专门讲了佛学。如今又讲唐诗,视角独特。比如,登高主题,这就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站在人生读唐诗,风景自然不同。
薛兆丰的经济学让我增长了见识,幸运的成了奥地利学派,唐诗,希望领会熊逸的天马行空。
万事需要理由,这样能够支持自己走下去。
第一, 唐诗能给你语言匮乏的人生场景,提供最佳表达方案。
幸好,科技进步很快,但人性进化很慢。你经历的登高、羁旅、欢聚、别离,你体验过的欣喜、惶恐、悲伤、豪迈,唐人也有。不一样的是,他们还有诗。
第二,唐诗能提升你对美的感受力。
第三,诗的趣味可以让你显得更高级。
第四,语言和思维是高度同步的,我们用怎样的语言说话,就会用怎样的语言思考。
唐诗运用的古汉语,在我心目中是全世界最好的诗歌语言。它在日常沟通、哲学思辨和严谨定义上的种种缺陷,一旦放到诗歌的世界里,通通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优点。
越是常用的、古老的汉字,意义越是含混多变,可以说古汉语是一门相当不精确的语言,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使它可以传达丰富的言外之意。
(理由摘自熊逸唐诗五十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