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解读《桃花源记》(二)

解读《桃花源记》(二)

作者: 小辉爱吃大苹果 | 来源:发表于2020-08-03 19:36 被阅读0次

陶渊明,生于东晋中期,死于南北朝的南朝宋公元427年,一人跨两个朝代。死后他的文章在南朝梁代由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整理为文集。无论如何,后人把这篇《桃花源诗》的小序称为《桃花源记》,已然约定俗成了。所以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吧,从历史,政治,文学等等角度来解析一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短,开头的前两句很简单,但内容极丰富。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太元中,叙述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东晋太元年间,换算成公历,大约是是公元376-397年。但要注意,这里用了一个晋字,说明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不是晋朝,而是南朝的宋代了。故而太元年间,只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不是故事写作的时间。本朝人写本朝事,按惯例只写年号,不写国号。参看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开头一句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王羲之本身是东晋人,生在东晋,死在东晋。没有经历改朝换代,所以 写时间只写了一个永和九年,换算成公历是公元353年。我们据此判断,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在公元420年之后,也就是他人生最后的七八年当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地点是中国南部的武陵山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一带,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渔夫,在四部精要本《陶渊明集》当中,甚至有这个渔夫的名字,姓黄名道真。

陶渊明仅仅用十一个字,就透露了时间,地点,人物等等信息,这是古文时代文笔精炼的风格,要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罗文叠字,喜欢舞文弄墨,很多句子空洞无物,难以理解。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几句很简单。沿水路行进,忘了走了多远。忽然看到一大片桃花林,分布在小溪的两岸。一棵杂树都没有。注意,到了这里,所有的版本都写作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其实是传承错误。应该写作芳华鲜美,落英缤纷。这两句是对偶,以华对英,这才是对偶,以草对英,意境就要差很多了。之所以华会被误写成草,是应为繁体的华字与草字很相似,只要草字下面的一竖出头,就很容易变成华字,在刻字的过程中容易被认错。华和英都是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的意思。成语中有含英咀华,唐朝人有书籍名为《文苑英华》,此时的英华已经引申为精英精华的意思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湖南常德地区,地处武夷山区。这里多山多水,亦由于多山故而河道崎岖纵横。林尽水源,说明渔夫是溯游而上。山洞太小,渔夫只好弃舟登岸,等到走出山洞,发现山的另一侧有田舍,有人烟,真的是别有洞天!

相关文章

  • 论文体的价值与局限【深度语文20190106】(最精彩的群言对话

    张建文:本文为桃花源记提供了供解读的互文文本。(顾农《《桃花源记》可当小说读》)。 干国祥:《桃花源记》本来就是小...

  • 解读《桃花源记》(二)

    陶渊明,生于东晋中期,死于南北朝的南朝宋公元427年,一人跨两个朝代。死后他的文章在南朝梁代由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

  • 永远的桃花源

    读蒋勋解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许多不理解的意象也逐渐明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述了那样一个世外桃源。“...

  • 《武陵秘闻录》系列小说之《你的风雨桥》

    《你的风雨桥》 长篇连载 二、杨十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可谓是家喻...

  • 《桃花源记》解读一

    太宗年间,三月天,深山飞涧下,隐一石寺。 寺内了无尘埃,却有一小沙弥,手持笤帚。扫却的不是污垢,是一份心境。 可此...

  • 《文言文教学教什么》12-22

    以《桃花源记》为例呈现一个具体的文言课文的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 一、对课文进行教学解读,确定文本的要紧处、关键点 ...

  • 桃花源——心中的圣地

    继续学习《桃花源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 恐怖,悬疑,惊悚。学生能解读出这些关键词。学生佳润说从秦朝到东晋五六百年期...

  • 解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悟道”

    今天我来借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带着大家一起“悟悟道”,当然我更喜欢阳明心学。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交待...

  • 桃花源记只是桃花源记

    当学了桃花源记,知道了桃花源这个世外桃源,当回忆起桃花源记,知道了桃花源记只是桃花源记。人间永远有春夏秋冬,只是明...

  • 风水师专业解读水口,什么样的水口砂为贵格呢?

    风水师专业解读水口,什么样的水口砂为贵格呢? 水口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桃花源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eb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