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姑苏行(一)

姑苏行(一)

作者: 兰若_f318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22:22 被阅读0次

(本应该早早记录的文字,一则因为忙于过年的杂事,二则因为突袭的疫情,转移了注意力,也影响了心里本就不多的那点还算文艺的腔调,所以欠账至今。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过意不去,所以于今补叙,聊慰心安。)

每到寒暑假期,总要外出溜达一下,舒缓忙碌的生活节奏,也顺便放松放松心情。今年的寒假自然也不例外。但因为假期短,放假晚,加之春节近在眼前、先生又要赶回老家侍奉婆婆等因素,选个方便合适的地方成了我们一时的难题。

我是个生活在江南的北方人,不知是不是喝了几年江南水的缘故,看似粗枝大叶的我,心里却总是住着小桥流水,老街深巷,喜欢那种小家碧玉般柔美恬静的调调。因此,我们便把此行的目的地定在了车程不到两小时的苏州,游逛完先生可直接就此乘火车回老家,时间上一点也不耽搁。

去苏州看什么呢?我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定数。几年前去过苏州乐园,那时小丫头还小,大部分游乐项目都玩不成,所以游乐场也就成了普通的观光公园。去苏州园林的时候正值十一假期,拙政园里的人比树还多,看景也便成了观人。这次看什么呢?过于明确的目标似乎成了必要完成的任务一样,太沉重,也太累。此行,只想游逛中体察一下江南味道的市井生活,那种笃悠悠的闲适感,并非特意一定要去观什么景。于是平江路、观前街、山塘街便成了我们的大致方向。

到达苏州近一点钟了,我们将住处安排在平江路附近的扉漫酒店,然后步行出门。

午后的阳光不浓不淡,和着路边墨绿的行道树和熙来攘往的行人,我们拐进了钮家巷。

巷口有座古旧的老房子,清灰屋檐下悬挂着金字牌匾:苏州状元博物馆。大凡读书人自然都爱这文化集聚之地,便踱进去参观。

里面介绍了各朝各代出自苏州的状元府第,有翁家、彭家、洪家等等,有的一家祖祖孙孙几代人接连出过好多个状元,不得不令人感叹书香门第人才辈出,江南子弟多才俊啊。

橱窗里展览着状元的考卷,不要说书写之功力了得,光字迹之工整就足够令人惊叹。还有为考试作弊打的小抄,书写在绢帛上的字比蝇头还小,虽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却历历可数清晰可见。即就是作弊行为可耻,但古人这读书功夫书写功夫追求名利这上进的功夫,还是十分令人感动和钦佩的,今人若有这十分之一的法力,学啥有个不成的呢?

还看到了皇帝御赐钦点的状元及第匾额。斗金的大字,虽年代久远,却仍旧熠熠生辉。试想,哪家府第悬上这么一块匾额,该是何等的荣光啊。

窄窄的弄堂,头悬宫灯、年谊世好的匾额,两侧墙壁清一色的图画故事。置身于此,仿佛穿越回古文化的历史长廊,风骚之气扑面而来。

这是一条古街巷。两旁都是古旧的老房子,高的也不过二层。窗子有些还是老旧的木格窗,斑驳的木门也足见岁月的痕迹。要不是半空中缠绕得密密麻麻的电线,还有窗前竹竿上晾晒的衣衫,还真令人质疑这老旧的房子是否还有人居住。

但江南就是江南,再老再旧的物件,也总能翻出一份雅致来。那摆于窗口、门角的盆盆罐罐种着些花花草草:杜鹃、吊兰、铜钱草、常春藤等。也有的栽几头青蒜,种几棵青菜,没有花,光绿绿的菜苗也是一道风景。

满头银发的阿婆,坐在家门口的暖阳下,守着麦芽糖的小摊,一边和邻居说话,一边照顾着自己的小生意。两根小木筷子在小盆里搅一搅绕一绕,便把甜蜜缠在了一起,送给了每个从此经过的人。

这便是江南,再普通的市井生活,也透着生活的光亮,涌动着朴素的情意,带给人温暖和甜蜜。

徒步走到平江路。

一侧是花草树木掩映下的静静的护城河,轻悠悠的小木船,三五乘客,还有摇船阿公阿婆口中的歌谣,吴侬软语,如燕呢喃。江南的小家碧玉之美,完美呈现。

一侧是古旧的老房子,粉墙黛瓦,干净雅致,也是江南的调调。酒馆、书屋、花店、小吃摊,点心、丝绸、咖啡和陶艺,一间间精美的小店,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满满的文创气息。

手绘地图、明信片、小人书、音乐盒、彩陶小器物、精致小印章…...时间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徜徉其间,一个下午的时光也不觉乏味;又似乎是加速的,沉浸其中,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来苏州,更想感受一下苏州韵味的便是听一场苏州评弹。平江路上刚好有家评弹书馆,古旧的院门,温暖黄亮的纱灯,浓黑苍劲的大字,给人一种温暖又悠远的感觉。走进幽曲的小巷,恍惚中,琵琶声伴着吴侬软语扑面而来。古朴的江南,在婉转的音韵中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令人心醉。

苏州的点心小吃可是出了名的精致美味,来了,怎可错过?袜底酥、豆沙酥、各种颜色味道的方糕,一一品尝,味道确实不错。还有一种叫灌汤豆腐的小吃,嫩嫩的豆腐块煮在汤汁里,辅以辣椒沫、花生碎、榨菜丁儿、香葱香菜沫等调料,热乎乎,咸香酸辣,滋味不是一般的美。但我怀疑,这一定不是苏州本土的吃食。江南的饭食,如江南的景一样,多清淡雅致,口味断然不会这么重。于我们来说倒也无妨,饭食如生活,本就千滋百味。

逛到夕阳落山,又转去观前街。

观前街以玄妙观闻名。玄妙观三清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重檐翘角,青瓦黄墙,很是威武,周围绿树掩映,无形中给人肃穆之感。可惜我们来得晚了些,不能进到里面游览,只能外面看看。

来观前街,其实最妙的还是一个“吃”字。本土外地美食云集,什么酸辣粉、羊肉串、火锅、苏式菜肴点心等等,热热闹闹。

在这儿,小丫头遇到了她爱吃的泡芙,只不过这泡芙的形状有点不同寻常哦,长长的一根花溜棒,美其名曰“法棍泡芙”,招牌上写着“可能是苏州最好吃的泡芙”。那就绝无二话,买了就是。小丫头说味道确实不错,果真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泡芙。

走走逛逛,又遇到了一家陕西面馆 ,招牌响亮“正宗臊子面第二十三代传人”。先生是陕西人,吃面是他的最爱,在此遇到家乡味道,怎可错过?我呢,随先生,也爱吃面。小丫头东一口西一口早已吃得差不多了,再来个她爱吃的肉夹馍,妥妥的。

面馆里窗明几净,里面的食客也不少。先生一碗油泼,我一碗炸酱,里面配了正宗的“陕式”底菜(土豆丁、胡萝卜丁、豆腐丁炒在一起),还有焯过水的绿豆芽,撒点青蒜沫点缀,颜色鲜亮,味道也超级好,是正宗的陕西味。吃完喝点面汤,原汤化原食,舒服!先生说他第二天上火车前一定再来吃一碗。看来,不管身在哪里,心里面想的、胃里恋的,仍旧是家乡的味道啊!

吃饱喝足,一路观灯赏景,拖着装满家乡味道和各色小吃的身体,慢悠悠的踱回酒店,愉快的一天就结束了。

相关文章

  • 姑苏行(一)

    行走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在路上。 女儿订的居处很有文艺范,就叫“五号文艺酒店(拙政园店)”,与苏州博物馆一路之隔,要...

  • 姑苏行(一)

    (本应该早早记录的文字,一则因为忙于过年的杂事,二则因为突袭的疫情,转移了注意力,也影响了心里本就不多的那点还算文...

  • 姑苏行

    快马加鞭 要在雨季前 先记住你的素颜 哪怕那驳斑 诉说了你的苍老 快马加鞭 要在你沉睡之前 为你唱一首颂歌 哪怕我...

  • 姑苏行

    一、不期而遇,锦溪古镇 2.25早上8:30准时从家出发,目的地:苏州昆山原舍祝甸。 ...

  • 姑苏行

    举杯莫停音忽竭,重路远,相望碎石圆。 滔沉沉,村头一孤雁,渐渐旅盘烟。 落座闭影数笙约,蔷薇点,恍入竹林浅。 颗颗...

  • 姑苏行

    拙政园 树嘛,在坡度中错落有致。竹,松,芭蕉,还有些不知名的。竹度风,松邀月,芭蕉盛雨。远...

  • 姑苏行

    门 窗 揖峰指柏 长廊

  • 姑苏行

    冬雨绵绵下江南, 青砖黛瓦水潺潺, 吴侬软语梁间绕, 月落桥畔难入眠。

  • 姑苏行

    李公堤上,金鸡独墅,湖浪轻随,岸拍履湿,十里春风冷,细雨柳叶新。 秫香兰雪,荷风四面,梧竹青黄,菡萏远香,母仪天下...

  • 姑苏行

    我一路历山涉水去探寻江南,仿佛那是在追求一处世外桃源。 姑苏城到底是没有令我失望,我满怀着欣喜写下这一篇随笔。 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姑苏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fr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