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的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采用语义编码方式。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发现,有意编码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当然,另一些实验又证明,由于有组织活动的参与,自动编码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信息加工的深度不同,记忆效果也就不同。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的动态的过程,在存储阶段,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量和质两方面:量的方面,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
个人经验的存储依赖于一些条件:比如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存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操作的记忆方法包括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资料的影响等。为了更好存储记忆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记笔记、记卡片和编提纲等方式手段。要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会使记忆力下降。吸毒酗酒及脑外伤等,更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长时记忆的提取形式有两种,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个体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的效果随再认的时间间隔而变化。再认有时会出错,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或认错对象。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在回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提取信息的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干扰引起的。再认比回忆简单、容易,有些事情能再认,却不能回忆。而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再认比回忆出现较早。
能够帮助长时记忆提取的刺激、情景或事件等都可以是提取的线索。所谓情境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所谓状态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和编码时的状态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遗忘有各种情况:完全遗忘、临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印象,主要有: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等。
对遗忘的原因,研究者有各种不同看法,归纳起来有四种: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压抑说——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该压抑被解除,则记忆也就恢复;提取失败说——储存在时长记忆中的信息不会丢失,之所以想不来一些事情,是因为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