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作者: 祥云_17ec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14:23 被阅读17次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智慧》—【和谐中的宗教】(二)

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善巧方便度众生。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当时在印度传播的语系是梵文与巴利文语系,后巴利文的佛教逐渐传到了泰国、缅甸、老窝等地,这种语系的称之为小乘的法教。梵文的这种教法,从印度慢慢地传入到中国内地,从汉语系翻译成其它文字,慢慢传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这些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梵文的佛教可分为显宗和密宗,此两宗又逐渐地传至西藏,属于藏族文字的语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藏传佛教中,大的宗派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襄派、格鲁派等,分成这么多,但都是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通过不同的修行的方式来证明这种教法,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相互团结。现在这三大佛教思想同时存在,今天我们大家应该不分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也不论是哪种宗派,都应该团结一致、和睦相处。

  佛法是非常圆融的,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一种狭隘的思想。我们信仰佛教的人更应该进一步去教化自己,去感受到它的圆融。大乘佛教或是小乘佛教都是在慈悲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行,小乘也是用四谛、三法印、或是四法印,不论是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基础都是共同的,不管如何,我们大家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更应该互相谅解,宽容。

  我们学佛的人要着重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我跟大家讲法的时候,喜欢用太虚大师所说的话,我觉得特别好,“仰止唯佛陀,完善在人格,人成即佛成,实名真现实”,意思是信仰佛教的人,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我们要学习佛陀的道德观念,佛陀做人的本质,佛陀的慈悲,佛陀的宽容,相反,如果我们学佛越学越执着,越学越偏,这样我们学佛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学佛应该更进一步去改变自己,更宽容别人,完善自己的人格。

  讲到这里,想起过去很多在汉地、藏地,因所学的法门偏差很大,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实在不够妥当。我们根据自己根基修法,不管是否同一个上师的弟子也好,非同一个上师的弟子也好,都要团结,不应该互相排斥。

相关文章

  • 宗教?宗教!

  • 警惕宗教,守护宗教

    我们每个人都宗教之下。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

  • 好宗教,坏宗教

    好宗教,坏宗教 关于宗教的话题总是很敏感的,少说为好,这里只闲淡两句拉倒,不想惹那一身骚。 这事还得从跟飞飞的聚餐...

  • 宗教

    弥撒结束后 人们涉水回到家里 大朵大朵的云在群山后面 我做些擅长的事 照看要开的花,给小鸡喂食 煮最好喝的汤等母亲...

  • 宗教

    我不喜宗教,在于痴迷追逐本有的虚幻;我不喜大师,在于丧失正见迷失正心趋于外求;我不喜禅师,在于空言调侃虚诳根本;我...

  • 宗教

    高僧佛法通三界, 小道不敢阿弥勒。 真主自古清人欲, 上帝宽宥世间恶。 东正仅盛俄罗斯, 印度教里圣雄多, 也是佛...

  • 宗教

    高僧佛法通三界, 小道不敢阿弥勒。 真主自古清人欲, 上帝宽宥世间恶。 东正仅盛俄罗斯, 印度教里圣雄多, 也是佛...

  • 宗教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智慧》—【和谐中的宗教】(二) 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善巧方便度众生。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的历...

  • 宗教

    愿我能重获新生 愿这个世界被温柔对待 愿一切荣誉归于他 阿门

  • 宗教

    爱情虽然是个微小的词 但不能只落在一个人身上 我们细枝末节的相似 是够一生诵读的经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ss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