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如懿传》,记住了如懿那句“兰因絮果”。同样是深宫浮沉,甄嬛以清醒克制换得权倾后宫,如懿却抱着“愿得一心人”的奢望,在帝王无情里耗尽了一生。她并非没有甄嬛的智慧,只是从始至终,都想要一份纯粹的爱情——可她忘了,弘历首先是坐拥天下的帝王,其次才是她的夫君。
帝王的权力裹挟着无数诱惑,后宫的算计推着人心变质,男人的本性本就易在繁华中动摇,这样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离散的结局。如懿到最后才明白,她执着的不是弘历,而是自己心中那份不肯妥协的“真心”。当她放下这份奢望,选择断发离去,不是认输,而是终于与“兰因絮果”的命运和解。
这份和解,恰似照进现实的一面镜子。多少夫妻初遇时如兰草般美好,许诺着白首不离,可走着走着就散了。好一点的,把爱情熬成了亲情,在柴米油盐里相濡以沫;差一些的,遭遇变心、背叛甚至伤害,最终分道扬镳;更有甚者,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有人说“兰因絮果”是婚姻的常态,其实不过是我们对“永恒”的期待太高。人是会变的,感情更是会流动的,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变心,也没有谁能永远活在最初的承诺里。对婚姻少一点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能多一份从容:若能得到对方长久的真心,便好好珍惜;若不能,也不必苦苦纠缠。
可以好聚好散,各自奔赴新的人生;也可以相敬如宾,在平静中守护家庭。最怕的是像如懿那样,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不肯放手,把自己困在执念里内耗。希望越高,失望就越大,与其在求而不得中痛苦,不如学会接受遗憾——毕竟,能在漫长岁月里守住初心是幸运,接受“兰因絮果”的常态,也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