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孩子们的认知城堡《小舍得》观后感

孩子们的认知城堡《小舍得》观后感

作者: 空明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15:30 被阅读0次

  本文想从AI的视角和儿童心理学的视角聊聊《小舍得》中的孩子们,并据此评价一下他们家长的教育理念。

        儒文化自然是比较重视教育的,一些知名教育家被称为大儒。儒还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而,在我们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别是孩子进入叛逆期(大约是初二)之前,家长都是绝对的权威。

        可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在孩子的知识城堡里,学习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早就忘记了自己童年的学习经历,我想从“阿尔法狗”的AI学习,和儿童心理方面做些探讨。

  狗狗的学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围棋国手们无一例外地为自己配置了基于GPU的AI教练,否则你将不属于这个级别的选手。

        我们只能对“狗狗”的学习模型简化了再简化,机器学习大致分三类,基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狗狗主要采用第三类。

  学校的传统学习方式与监督学习比较接近,就是老师用正确的答案和获得它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中能够举一反三,从最终的考试获得好成绩。

        这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机器学习的“泛化能力”。老师的作用和监督学习的标记数据的作用类似。

        泛化能力在数学中体现得最明显,因而很多“掐尖”手段就是考数学(或奥数)。如果你的孩子记忆力超群,什么都靠背,很有可能语文和英语会比数学好很多。果真如此,那么用机器学习的术语说,就类似“过拟合”,泛化能力将大打折扣,可泛化能力是学习的一种本质。从学习能力上看,不能举一反三是很大的缺点。

  从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从感知开始,感知基于感觉,但它可以把不完整的感觉“脑补”为相对完整的认知。这种学习应该在学龄前就得到加强,孩子可以从玩耍中获得很多这方面的能力。

        从小学开始,学习就不得不发展泛化能力了,而“抽象”是隐藏在泛化能力背后的本质之一。就是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把握。

  我在中科院修过十七门心里学的课程,清楚地记得皮亚杰(就是上图里的认知心里学家)把学习概括为一种“同态”。解读这个群论里的数学观念有点费劲,但也可以不严格地说说。他意思孩子学新东西都是以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为基础,存在两者间的一种映射。记得女儿小时候无论看到驴还是马,都说是大马。之后知道毛驴长耳圆头,也就对“马”的内涵、外延有了新的认知。同态不是全等映射(非同构),但携带了“结构信息”,从而启迪认知,拓展泛化。

  “阿尔法狗”的学习方式就厉害了,接近强化学习。上图中,最下面的叫环境,其它部分是认知主体的学习部件。

      主体要从环境中习得知识,还需要通过策略(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在实践中作用于环境。所以,这是一种有博弈能力(比如与围棋对手对抗)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受到“价值函数”的调节,比如考进好中学就是一种价值。

        但每一次投入(上图中的Action),都会获得不同的收益(图中的Reward),本次环境的变化和收益只是价值函数的输入,而决定策略输出的不仅要看这些短期回馈,还必须考虑长期回馈的总体积累。也就是强调要“笑在最后”。

        颜子悠的母亲就只重视短期回馈,急功近利,甚至剥夺了孩子的所有娱乐。忽略了对基础夯实,习惯养成后,到后面老师发现他基础不稳,成绩被夏欢欢反超。这时他的自尊心受挫,再不肯苦哈哈地继续上奥数班了。

        田雨岚眼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压着孩子用功,课外班多多益善。但刷题太多,无暇总结思考,泛化能力直接受到“过拟合”影响,奥数比赛,题一旦超出学过的范围,母亲的期待瞬间让他崩盘。这孩子的知识城堡里,堆满了课外试题和未能彻底消化的“夹生知识”。快乐被压在城堡地下室,他丢掉快乐的同时,也奠定了垮塌的危机。

  夏欢欢父母相对开明,直到她母亲南俪职场受挫,她才被逼上苦读之路。但副班长落选后遭到的冷遇,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她的进取心,算是内外因同时作用,这与强化学习的价值回馈多少有些相似。

        加之她之前就是平衡发展,不易“过拟合”。考得全班第一后,自信心也得以恢复。

  从家长角度看,夏欢欢的父母先是误信了快乐教育,导致孩子受挫,但这也算是一次逆商的培养。最失败的是母亲将自己职场悲剧的阴影投射于孩子,还给钟老师出“激将法的馊主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儿的心里健康。

  米桃不仅智商140,学习上也非常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注重泛化样板。但在家境方面,被导入负面的强化学习反馈中。

      米桃的早熟是环境压迫所致,早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进城读书,还一段时间被安排在夏欢欢家里。家境对比强烈,两方父母文化对比更让这个“早熟”的女孩在心里上发生扭曲。学习不仅是学业,比较也不仅是家长在比孩子,孩子也在比家长。

  越是懂事早,越能感知社会的阶层落差,米桃不仅拼不了爹,甚至户口的二元结构也将给她带来极大的不公。一旦被夏欢欢排斥,敏感之心即刻破碎。不知剧情如何发展,但米桃日后是无法在教育资源丰厚的大城市高考的。米桃只有拼,一面学知识,一面上社会大学…

  孩子们自己脑子里有个城堡,大人“不蹲下来”,是看不到里面发生了什么的。学习有自己规律,自学能力最接近“狗狗”的强化学习。上中学以后,它将逐渐凸显。小学至少应该注重对“泛化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才是小学阶段的刀锋竞争力。

  下列链接是作者作品的分类目录:

西方文学速读(空明连环画)希腊神话

西方童话

中国古典文学

诗歌散文

数学文化

大众科普

认知高地(思辨、时评和杂谈)

配诗的书法和绘画

原创小说

剧评书评

影视品评

眼见与思达(游记)

难忘的经历

空明连环漫画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

作者美篇的总入口

相关文章

  • 孩子们的认知城堡《小舍得》观后感

    本文想从AI的视角和儿童心理学的视角聊聊《小舍得》中的孩子们,并据此评价一下他们家长的教育理念。 儒文化自...

  • 有护城河的城堡

    小沙坑里的孩子们在挖沙砌城堡,那城堡,与我平时见的真不一样! 首先,沙坑在公园里,是干的。为什么,孩子们堆的城堡有...

  • 《小舍得》观后感

    很久没有追剧了。 最近追了一个新剧《小舍得》。差不多都看完了。 总的来说,还是挺吸引人的。 虽然有些地方,会感觉有...

  • 《小舍得》观后感

    ⼀部热播剧《⼩舍得》吸引了⼤众的眼球,频频热搜的背后引发了⽆数中国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热烈讨论。孩⼦是⽗母严格抓起来,...

  • 《哈尔的移动城堡》观后感

    《哈尔的移动城堡》 宫崎骏 观后感 2019/8/23 蓉儿推荐电影之一,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 原来上高中的...

  • 由《小舍得》看做家长(4)

    由《小舍得》看做家长(4) 《小舍得》的热播不但带动了家长们对教育的思考,连孩子们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和几个孩...

  • 舍得舍得小舍得

  • 搭建—好朋友主题我搭什么?

    好朋友主题当中,刚开始搭建区里孩子们不知道要搭建什么内容,每次去搭建区,孩子们都在拿几块小的积木搭建一座小的城堡,...

  • 《妖小主的金色城堡》观后感

    这部片子时下很火,我被剧中人物俊秀的外表吸引而留下来观看。剧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苏诚,一个是林南一。苏诚很喜欢优诺...

  • 糖果城堡

    糖果罐里好多颜色~我们把城堡画成甜的 孩子们创作的糖果城堡 颜色鲜艳柔和 跟他们说要有主色调 单个城堡或者整个城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们的认知城堡《小舍得》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w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