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涉设计的,也是根据国家的的发展水平设计的,因为目标的单一性而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建国后我们实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国家极为贫弱人才缺乏,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城市国家办学体制和农村三级集体办学体制,学校数量和规模不够、师资极度缺乏、办学条件极差,全民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无法展开,只能根据国家实力万逐步发展教育事业。那个时期,国家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因此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的高校学生一进校就成为了准国家工作人员,免学费、发生活补贴、毕业后包分配工作。这种体制对当时的中国实力和国家需求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和最有效,我称之为应急教育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稳定增长,因为发展经济和追赶发达国家的需要,国家缺定了重点发展高校教育和恢复研究生培养体制,因此形成中国特有的"头重脚轻"的教育体制:幼儿教育被忽视、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实始,高校得到快速发展,教学内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管理知识,这个阶段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高级人才,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和追赶型教育体制,也一定程度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仍然与教育本身客观规律有冲突。
现在中国富强了,中国有人才了,中国也提出了新的国家发展目标,是时候建立即符合教育规律又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了,我们期待着教育新体制和新体系的诞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