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一句话叫做生而为人,对不起。我想说的是从来不是生而为人,而是生下来成为人,无需道歉,你终将成长。
从生下来开始我就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了,也许曾经体验过,但我没有记忆了。
自打我记事以来,我跟父亲的接触很少,仅存的是每每相见言谈甚少但手中微薄的抚养费,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这一层也断了呢,是不是关系也就断了。
依稀记得三年级父亲把我从乡村带去县城读书,我既高兴又难过,我高兴的是以为可以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了,虽然母亲不在身边但至少有父亲了。我难过的是我要离开外婆了,在父母亲都无法照料我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的亲人,我要离开了,他们应该也不舍得吧。
然而不料的是,我还是没能和父亲在一起生活,我被放置在亲戚家寄宿,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眼神是暗淡又带一点疑惑,好像在问:我的父亲,你为什么不陪着我走一段。
02
我记得的生活是午餐用一个咸鸭蛋就够了,零食有辣条吃,我竟不觉得辛苦,甚至觉得满足,也许这是一个孩子走出农村所见识到的事物的切身感受吧。
随后又辗转另一个亲戚,这一段时光是相对快乐的时光,独生子女家庭都或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孤独,但是在这里和小伙伴一起成长,我不觉得孤独。
只是每每遭受委屈的时候,他可以找父母倾诉,而我只能低下头想父亲母亲在哪里呢。
在一年的光景过后,母亲回来了,母亲放不下寄宿在亲戚家庭的我,终究是回来了。
此后十余年,我全然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了,因为母亲用后面的时光全身心的投入弥补前面我所缺失的母爱,我在享受这一切的时候,同时在想:父亲去哪里了呢?
单亲家庭总是逃不开这一套,每每放学看到别人的父亲,家长会是父亲来开,我都在想如果我也有父亲在身边那该多好啊。
在我写不出作文的时候,父亲能够给我讲解思路;当我在学校遭遇麻烦的时候,父亲能够告诉我如何做;在我人生价值观塑造的时候,父亲能够给我指明方向不至于出错。
那该多好,该多好呀!
03
终归免不了,我询问母亲关于父亲,关于他们。当我还小的时候,母亲笑着告诉我,长大你就知道了。当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母亲还是一样的言语。
当我处于青春叛逆期最严重的时候,母亲终于全盘说出。
从他们相识相知,再到后面难以再续缘分,选择了结束。在母亲那缓缓道来的语气中,我听出了埋怨,我也听出了后面的日子是多么的煎熬才不得已离开我独身前往异乡打工。
那种决然离开自己孩子的心,我知道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为了长远的将来,母亲做到了。
从母亲的口中我得知了关于我父亲的事,我脑海中渐渐有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对于他自己的人生就是心怀远大抱负,然而被现实击打的一败涂地,仍然不肯放弃,我可能渲染的过于好听了,其实只是一个为了只顾自己享乐,而对家庭不管不顾的人吧,一个完全不负责任不称职的父亲和丈夫的角色。
在后来,我有了跟父亲相处的极少时光,那一点时光,父亲告诉我的版本跟母亲稍微有点不同,只是把自己塑造的更好了一点而已,也仅此而已。
这都是尚未成年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很单纯的厌恶喜好,全凭内心。
04
当我成年后再回顾这一切的时候,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我再次梳理这一切,我发现孩童时的想法是仅仅依靠内心来决定,而后我开始懂得事理,我知道了这一切的一切,没有那么简单。我知道双方没有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是各自的不容易而已。
我想,父亲是难受的,内心是愧疚的,但是没有办法,这条路就是这么走的。
我又想,从我懂事以来,与父亲相处的时光十不存一,加起来的光景也不超过个把月,这是一对父子该有的相处模式吗,我知道父亲很忙,可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人生刚刚开始,我要走出去了,这时候,父亲和我的相处的时光可能更会缩减,我不愿见到这样的局面但我没有办法。
再后来当我每每想起这十余年每每相见的那么短短时光,我还记得父亲的头发是从黑色渐渐有了白丝,笑容里透露着沧桑,这个男人背后一定经历了很多。
虽然,这十余年的光景中我没有感受到父爱,我的人生三观塑造时期父亲没有给我一点指示。我甚至会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我的心曾经封闭过不希望有他的存在。
我最最难受的是,他从未相信过他的儿子,他始终怀疑着这个他没有给予教育放任自我成长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他还是认为他的亲生儿子还是那个用恶言恶语相对,在家里蛮横娇纵,在人生中误入歧途的人格不完善的人。
我恨过这个男人无数次,最后对不起,我还是选择原谅。
父亲,我想对你说:
因为不懂,所以无法助力,这条路坎坷艰辛人烟稀少。
若是失败如坠深渊万劫不复,若是成功荣归乡里光辉灿烂。
前路尚可知,愿您仍能满怀恒心走下去,经历所见决定见识。
您绝不是孤陋之人,清晰头脑,严谨决策。
此后是风是雨,孑然一人,愿父能够保重身体。
浮世万千,世人皆被名利所累,只愿您能体健安康。
人在万事皆可兴,敬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