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塱径

作者: 朱二哥的一些事一些情 | 来源:发表于2022-12-26 08:19 被阅读0次

        鹊塱有座村牌坊,但没有牌坊对联。从化很多村都类似,有了牌坊还没对联,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第一印象。近年来,我们踏入鹊塱牌坊,感受鹊塱村的第一印象,只能是那条狭长的“鹊塱径”了。

        鹊塱径,却也对得起这第一印象。从硬件上来看,它是江埔街20条行政村里(城中村海塱村除外),第一条完全铺上沥青的村道。从牌坊到村尾地标——水翁古树,长约1500米的鹊塱径主干道,像卧倒的长靴或卧倒的“L”镶嵌在大地上,向着双凤山延伸。

        无论是徒步、骑行,还是驱车于其上,总能感受到相当的平稳而舒坦。就连村民养的猫咪和小狗,都喜欢漫步甚至于躺平在鹊塱径上,伸着懒腰,晒着太阳。因此,在鹊塱径上,人们常常不得不把车速放慢,却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道路两旁的风光。

        鹊塱径两旁的田园风光,便是它在“软件”上独特的地方。这条主干道先后串联起鹊塱村的下围社、禾塘社、大岭社、大星社,最后抵达元岭社与大岭里的交叉路口。那棵有着村尾地标之称的水翁古树,便矗立在这路口。它安静地守护着鹊塱的大后方,已超过百年矣。发源于双凤山的涓涓细流,默默地从它脚下流淌着。有赖于这股甘泉的滋养以及村民的悉心保护,它得以保持着水翁树种独有的姿态与神韵,自由地呼吸和舒展。每到五月,弥漫在鹊塱径上的水翁花的清香,自然又成为了鹊塱村民的集体乡愁记忆。

        其实,这1500米长的鹊塱径主干道,本身就是村民的集体乡愁记忆。数百年来,村民们就在这村道两旁,在秀丽的双凤山下耕读传家。他们在这里享受春华秋实,又惯看秋月春风。他们在这里种瓜种菜,种水稻种荔枝。从夏天到冬天,鹊塱径旁鲜红的荔枝、金黄的稻束、熟透的柿子,以及挂满枝头的人心果,无一不是游客们驴友们的惊喜。


        而从元岭社与大岭里的交叉路口,从那棵水翁古树开始,鹊塱径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惊喜。村道向着双凤山延伸出去,继续蜿蜒约800米,经过鹊塱村数百亩良田,抵达杨五郎庙前的竹林里。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杨五郎庙,恰成了鹊塱径最完美的收尾,最具有诗意和禅意的尽头。双凤山的涓涓细流正是从这座小庙前默默流淌,流向那棵水翁古树,流向鹊塱村的数百户农家。

        这前后总长2300多米的鹊塱径,只是村民世世代代走出来的一条平凡之路。但它又是不平凡的,它是一代又一代村民脚踏实地,披荆斩棘,接续奋斗走出来的。它是村民的砍柴之路、上山之路、水源之路和耕种之路,更是村民的求学之路、奋斗之路、成材之路和致富之路。

        三年前,我曾在散文中写道:两千多米的鹊塱径,数百年来,繁衍孕育出如今这条誉满从城的富裕村、文明村、人口大村、人才大村,实在算得上是'龙脉'矣。”三年后,重走这条熟悉的乡村道路,我依然这样认为。

相关文章

  • 难忘鹊塱稻花香

    难忘鹊塱稻花香。 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畅游鹊塱村,今天冷空气就到了。岭南的秋天总是短暂。一日之隔,小城...

  • 跨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从城蓝图越锦绣。每次开汽车回娘家,进入乡道,从头顶看到“鹊塱村”的牌坊就可以感受到人文的夸越,从化...

  • 后题鹊塱秋游兼谒杨五郎庙

    秋到鹊塱诗意浓,杖藜扶我过河东。 五郎庙前山涧绿,坑埔溪畔野柿红。 浮云一别喜相逢,似是故人入梦中。 乡情岂止苦楝...

  • 再题鹊塱秋游兼谒杨五郎庙

    双凤山脚双蛾娇,五郎庙前五道桥。 坑埔溪畔频回望,龙腾鹊塱冲汉霄。 耕读传家炊烟袅,英雄莫问曾渔樵。 割锦岭下秋风...

  • 题鹊塱村秋游兼谒杨五郎庙

    郭塘桥下清溪秀,五郎庙前水长流。 旧围竹林皆添绿,元岭良田尽通幽。 双凤山高夕岚透,红柿零落惹回眸。 稻花香里生执...

  • 《清晨》七絕

    晨光灿烂照芳树,朝气清新入画栏。 满径花开争艳冶,数声鹊语报平安。

  • 2018-04-14

    湖面飞燕岸边柳, 陌上野花林间松。 高桐鹊鸟双飞过, 低径落红归寂中。

  • 《七夕鹊桥会》

    银汉王母簪化成, 冷凌两岸隔双星。 真情动感万千鹊, 七夕搭桥铺锦径。 于2017.8.15

  • 【原创诗词】天净沙·闺怨

    天净沙·闺怨① 夜葵魃② 小园香径风随,青草浅吻露水,蝉暄鸟鸣 扰谁? 鹊醒鸳睡③,往事...

  • 初冬日作小诗一首佐清茶

    霜寒琉璃复暖阳, 红叶欲褪梅花香。 乌鹊理羽逐草径, 斜月流云读书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鹊塱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hn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