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先言其行

君子先言其行

作者: 归去来兮ZYQ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23:24 被阅读0次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鲁国的正卿,是鲁国当时的三大权臣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也就是这里说的“使民”,就是“治理老百姓”。整个意思按照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解释是:

季康子问道:“要使人民严肃认真(敬),尽心竭力(忠)和互相劝勉(劝),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你对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劝勉了“。对于本章的理解,其他的各种注释也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对”以“的理解。杨伯峻在这里对”以“注释为”以-连词,与“和“同“,敬、忠、劝三者是并列的关系。其他各个时期的注解都差不多,但我总感觉这种说法有点不通。

我的理解是这里的“以“是介词,”敬、忠以劝“,就是”以劝敬、忠“,什么意思呢?”劝“做”鼓励、劝说“的意思。也就是”言传“,就是通过说教来使百姓” 严肃认真(敬),尽心竭力(忠)“。这前半句按我的理解就是,季康子问”我们治理老百姓用劝说、鼓励这种手段使它们严肃认真、尽心竭力,这样可以吗?“。因为按照杨伯峻的说话,劝是”互相劝勉、勉励“之义,其实有了”敬、忠“自然就会了”互相劝勉“,所以我认为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敬、忠“并列是目的,而劝是手段。

但是孔子并不赞成这种手段。因为“劝“仅仅是言传,而更重要的”身教“。上一章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这是身教。后面孔子还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是身教。当然他也不是不要言传,什么时候需要言传呢,”举善而教不能“,什么是”举善“,我以为举善就是颂扬好的,这需要言传。什么又是”教不能“呢,也可以说成”教育能力弱的人“,这需要我们鼓励,劝勉。

这样也就和“君子前行其言,而后从之“才一脉相通。

相关文章

  • 君子先言其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鲁国的正...

  • 《论语》里仁篇24/26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

  • 论语29为政篇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感悟:君子做事要知行合一。行在言前,言随行后,敏于行而纳于言。即先做后说。 ...

  • 学而篇为政1.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在言先,言随行后,亦敏于行而讷于言之义。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

  • 《宪问篇》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释】 ▲耻:以……为耻。 ▲言而过其行:言行不一致,言语超过了行为。...

  • 《中庸》

    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也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

  • 学易 188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道德经:视之不...

  • 富贵

    富 贵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

  • 作文素材——经典名句(四)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

  • 从“小人”到“君子”的进化之旅

    从“小人”到“君子”的进化之旅 剽悍行动营-飓风二连-50莫行言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出自《孔子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先言其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tk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