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职业原因,我会接触到12岁以前的孩子们,他们如天上的繁星,各个闪亮耀眼,又都各具特色。这里面不乏有令人发指的熊孩子,也有普普通通的乖孩子,更有令人一见就不禁竖起大拇指的全能娃。
有这么一个学生,让我逢人就夸,抽空就和他聊天。对他的上心,不仅仅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更因为其思想的多元,性格鲜明。和他交谈,趣味横生,与他相处,平等交流。最让我佩服五体投地的事他的动手能力,可以做出各种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在吃的这方面,我是他的“忠实粉丝。”每次看他妈咪的朋友圈晒出的图片,我都边赞叹边羡慕。
看着他,我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如果我儿子可以如此优秀、疼人,我舅知足啦,那不要女儿,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将这个孩子的故事,讲给了我婆婆听,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她来了句:“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都成神了,就是小孩子而已。”
后来,每次聊到孩子,我都会提起几个相识的特别的孩子,分享给身边人。总能听到类似婆婆类的评价,我都不知道如何解释,想要证明我们真的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与习惯,可是,似乎并不顺利,大家并不买账,总是说:“太早懂事的孩子失去了童真。”或“我不想我的孩子太累。”“你确定他在做这些的时候,是快乐的?”等等。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最后,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就只能笑笑。当看到我所钦佩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我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我就纳闷了,承认别人优秀,说一句“哇,确实好厉害,不得不佩服”怎么就这么难。明明是我们和他人有差距,为什么就不能为他人鼓掌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总要向优秀的人学习,见贤思齐,激励自我,才能不断进步。这不就是我们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