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希望
1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
一个男孩立刻站起来说:“老师别写了,我不会写。我快一年没有见我爸了,我忘了他什么样了,我爸爸坏,我不想写爸爸。”
现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着父爱缺失的现象。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女人在家带孩子,男人出去打工,一年半载不回家。
孩子整天看不到爸爸,很少与爸爸交流。即使爸爸在家,只抱着手机看,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这样的爸爸,孩子不想写,说明父亲角色出了问题:在孩子心中没多少地位,或者算不得一个好爸爸。
绝大多数男人,做了父亲之后,会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
许多父亲在的育儿中,发现妻子带孩子比自己更有耐心爱心,
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他们觉得打拼挣钱,是对家庭做的更大的贡献。
父亲与孩子日趋疏远,甚至陌生。
很多父亲错过了孩子成长。
体育课
2
有一首小诗。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
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
爸爸我们这个家是一块儿拼图,也不能少的。
我在读这首诗特别感动,现在的父亲也不容易。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天天忙着加班。错过了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光。
好父亲是什么样的呢?
《柳林风声》是孩子的枕边书。它的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就是一位好父亲。
他儿子四岁的一天,孩子哭闹。
格雷厄姆临时编故事,绘声绘色讲给孩子听。
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父亲写的信,嘘寒问暖,给了孩子很大的力量。
父亲把自己讲给孩子的故事,编写了一本书,就是《柳林风声》的雏形。
好父亲成全孩子,也成全了自己。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工作特别忙,对他的两个女儿却有很多的陪伴。
前美国总统,对女儿的家长会,从来不缺席。
他说我做总统,有一天会退休。
我做父亲,是终身不能辞退的职务。
这也是一位好父亲的格言。
18岁以前,你不管孩子。18岁以后,孩子会来找你的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孩子的发展状况。
爸爸:我们赢了
3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有青少年身上发生许多了问题:如暴力犯罪、网络成瘾。
这些问题产生:往往源于家庭教育,尤其是父亲的缺失。
父教缺失,会对孩子和社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管。
意味着权威与可信赖性。
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必要的监管。
当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孩子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
这可能正是导致青少年出社会问题的原因。
心理学家发现:五个月大的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当他被陌生人围绕时,会有较好的适应性。
一项跟踪研究,得出结论:父亲与孩子接触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越强。
所以父亲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不应该缺席。
父亲像山一样坚强
像海一样胸怀宽阔。
像山一样为家人遮风避雨。
像灯塔一样为孩子指明方向。
再好的母亲不能代替父亲,再好的父亲也不能替代母亲。
父母携手共育才是教子成功的最可靠的保障。
小伙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讲给不懂与孩子相处的父亲呢?欢迎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介
毛毛虫666老师,一个热爱生活的小学老师,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