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风驰电掣,1000多公里的路,昨天下午到家了。
这两天的天气像化不开的愁绪,阴沉冰冷。公公是他们三兄弟中最小的,但是他却走的最早,这次回来奔丧是这三兄弟中最大的走了,也是老一辈的三兄弟中的最后一个。
成家之后的人情世故好复杂。不回来的理由有很多个,找不出来一定要回来的理由,可是却一定要回来。白事最大!
北方农村的丧事不知道是不是都是一样,伤感有之,热气腾腾有之。5点就起床准备二三十几口人的早餐,虽然堂妯娌也五六个女人,但切切洗洗刷刷不停也搞到7点多早餐才好。
孝子贤孙“送饭”回来,吃完早饭洗洗涮涮,9点钟终于闲下来。
昨天下午四五点钟到家,毕竟是温暖的南方和严寒的北方冷不是一个档次,人感觉都是僵硬。今天知道注定不得闲,不知道能吃上热乎饭不,所以起床先喝两杯温开水,也可能适应了这种寒冷,今天一个早上都有微微的汗,好像又不冷了。
拿起手机突然想到今年回老家三次,参加了4场丧礼。第一次5月份先生的小姨父,小姨夫是倒插门的,算是先生的舅舅,婆婆是三姐妹中最大的,所以先生也最大。小姨夫家里只有一个表弟,两个家庭关系特别好,所以不得不回来。
小姨夫的葬礼结束,隔了两天准备起程,我自己的外公又走了。家里的丧事都是停三天,不得不改变行程。
8月底身体突然不适,要做手术没有人照顾,最后决定回老家做手术。差不多养了一个月,我小姑的公公去世了。虽然这是一场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丧礼,但到如今算起来我知道的一整年的人情往来,只有一场婚礼,一个生小宝,这个数据让人忧心。
这次回来又是突然,老人家95岁了,算是自然老去,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是突然不吃东西了,然后10来天就走了。
大伯的离开,无论作为他的子女还是亲戚,甚至之于他自己也许是好事。生活是可以自理,但身边也离不开人照顾了。现在这个时代都多数子女越多老人越寂寞,大伯两个儿子四个女儿一点儿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是非论断已经过去,热热闹闹又安安静静的送走老人家就是他最后的体面。









网友评论